獲得質量是昂貴的 質量意味著低成本
檢驗 無缺陷的產品不需檢驗
缺陷是工人產生的 缺陷是系統產生的
依靠專家優化過程 所有的過程都必須不斷地優化
標準、定額和目標 消除標準和定額
因害怕失業和而管理 消除恐懼
員工是成本 員工是資本
從價格最低的商家購買 基于最低的總成本而購買
高營業額-低成本=高利潤 忠誠的客戶=長期的利潤
利潤是成功的最佳指示器 收益分享、職工持股、 期權
經理管理、工人工作 所有的員工都是經理
成本是保密的 利潤高速的是歷史,不是未來
這種質量的歷史巨浪,實際上已經不期而至地把質量人推到了前臺,并把"質量第一人"的"CQO皇冠"戴在他們的頭上。
也許是等的太久,也許是來得太快,也許沒有也許,總之,許多質量人站在那里面紅耳赤、驚慌失措,看不到人們想象中的驚喜和自信。我們不能不說,這就是傳統的質量管理文化所必然導致的結果。美國著名的朱蘭學院前任主席兼CEO 布蘭頓·高弗雷教授曾在1997年就此撰文,他說:曾幾何時,質量經理是一個組織中吸引力最小的職務之一,而現在已經舊貌換新顏、成為組織中的一位炙手可熱的人物--CQO。但不幸的是,許多公司發現,CQO的名稱好叫,實際上卻很難找到一位稱職的人。
因為這份工作早已不再是那種傳統的具有很強的技術技能型的質量經理所能夠勝任的了。它已經從三個方面得到了擴展:一是所需要的技術技能在持續地增長;二是質量經理必須成為質量文化、組織動力學和變革管理的專家;三是質量經理必須成為商業技能方面的專家。
事實上,由質量經理向CQO進化的過程中,無論是名稱、角色,還是技能要求和"知識體系"都是在不斷地擴展的。"質量領導"、"變革督導師"、"質量文化執行官"以及"百夫長"等稱謂,不僅透露出對未來的CQO的期望,更是一覽無遺地表露出對CQO在創建"可信賴的組織"中擔當重要角色的心跡。因為員工、客戶和供應商們越來越不能容忍不完整及其傳統的管理者,他們在熱切地期待著一種"完整的"質量人及其專業的、忘我的領導精神的出現。對此,麥肯錫公司的一個項目小組進行過《真正的變革領導人》的專題研究,并用與傳統的管理者對比的方式,從各個方面為新的領導人拼出一幅生動的拼圖。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