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質量,CMM不是惟一[2] 軟件測試 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企業都希望達到的最高境界:M、P、T三路齊整,和諧統一。 在上面給出的形式化的公式中,人才、過程、技術可以被看作..
軟件質量,CMM不是惟一[1] 軟件測試 CMM―軟件能力成熟度,如今,已經成為了軟件 質量保障 的代名詞。其實,只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軟件管理流程,不實施CMM也一樣能夠生產高質量的軟件產品..
軟件 質量保證 (QA)組織的建立[3] 軟件測試 企業文化對 QA 來說就像空氣一樣,看不見它,但卻深深地被它影響。比如說,在一個氛圍活躍、高技術、創新能力強的企業, QA 應該傾向于服務職責..
軟件 質量保證 (QA)組織的建立[2] 軟件測試 柔性結構是職能結構和矩陣結構的混合形態,在職能結構的基礎上建立了 QA 組。 QA 組是一個專業組,不是一個行政機構。 QAG Leader 可由質量管理部委..
軟件 質量保證 (QA)組織的建立[1] 軟件測試 無論是 ISO9000 還是 CMMI ,都是以過程為中心。也就是說,通過過程的持續改進來提高產品質量。而過程質量與產品質量如何正向關聯呢?就需要質量保證..
TMM(測試成熟度模型)介紹[5] 軟件測試 TMM評估調查表包括以下八個部分: 1. 使用說明 2. 回答者背景 3. 組織背景 4. 成熟度目標和子目標問題:包括TMM各等級的目標和子目標;從 開發 者/測試者、管..
TMM(測試成熟度模型)介紹[4] 軟件測試 TMM-AM模型 除了TMM,作者還設計了TMM-AM(TMM Assessment Model,TMM評估模型),目的是讓 軟件工程 人員可以用來評估和評價自己的軟件 測試過程 ,并提供一種通過..
TMM(測試成熟度模型)介紹[3] 軟件測試 Level4:管理和 度量 Level4中的測試活動是完全被管理的;有策劃、有指導、人員具備技能、有組織、可控制。管理層、 SQA 、測試者們定義、收集、分析和使用..
TMM(測試成熟度模型)介紹[2] 軟件測試 TMM成熟度等級介紹 每個等級的成熟度目標如圖2所示: Level2:階段定義 在Level2,組織開始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促進 測試過程 成熟化,軟件生命周期中定義..
TMM( 測試 成熟度模型)介紹[1] 軟件測試 許多公司在提高測試效率時往往著重在人力、物力上,最終卻發現收獲頗微,其主要原因在于 測試過程 本身不合理。而當前流行的 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
軟件 敏捷開發 中的7種測試類型 軟件測試 在08年的STP第6期雜志,Glenn Jones在《Fly into agile development with agile testing》一文中把敏捷開發中的測試分為7種類型: (1)自動化 回歸測試 (Automated regress..
敏捷制造環境下虛擬產品的協同設計模式[2] 軟件測試 2.2.2 協同環境下的異步模式 通過協同工具(如會議軟件NetMeeting)建立一個多媒體會議系統來支持異地協同設計。設計用戶可以將CAD圖形文件通..
敏捷制造環境下虛擬產品的協同設計模式[1] 軟件測試 敏捷制造依賴于各種現代技術和方法,而最具代表性的是敏捷虛擬企業(簡稱虛擬企業)的組織方式和虛擬產品的設計、 開發 手段。 組織虛..
質量測試:止住企業“失敗成本”之痛 軟件測試 2005年11月1日,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統發生的大規模系統故障,導致所有股票交易全面告停,短短2個小時造成上千億的損失;2006年3月..
最近在網上查閱資料,發現有些朋友常常在選擇六西格瑪軟件時在JMP和Minitab之間猶豫良久。正好我所在的公司剛剛選了六西格瑪軟件,當時選擇的時候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后來我們專門對這..
帕累托圖 帕累托圖又叫排列圖、主次圖,是按照發生頻率大小順序繪制的直方圖,表示有多少結果是由已確認類型或范疇的原因所造成。它是將出現的 質量 問題和質量改進項目按照重要程度依..
軟件 敏捷開發 軟件測試工具 敏捷開發 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是復雜的,并且其效果從來都是難以預期的,但卻是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 -- Tom DeMacro和Timothy Lister 敏捷軟件開發宣言: 1 個體和交互..
用敏捷方法應對需求變化 敏捷開發 一、問題的提出 筆者近幾年一直從事信息系統的開發,特別是有關國家機關和企業信息系統的開發工作,取得了許多的經驗和教訓。其中一個深切的體會是,..
TDD與傳統測試 測試驅動開發 TDD原本是一種編程技術,它間接地確保你的代碼能徹底地被 單元測試 檢查??墒?,它能做的不只這些。你仍然需要參考傳統的一些測試比如 功能測試 、用戶 驗收..
CCM解決方案及時應對IT變更 項目管理 關鍵字: cmm “在對IT故障進行根源分析時,發現最頻繁出現的根本原因是IT的變更和配置未被管理。因此如何積極全面地評估變更帶來的影響和危險性,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