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dance (2002-5-16 12:20:58)
C++三大死穴 看了高先生的三大硬傷猶如提壺灌頂,真是頓覺自己愚笨。我的PlayC++ 已經誕生五年有余了,但一直是皇上老婆沒人要,讓我沮喪不已。但與PlayC++相比,C++是傷痕累累啊,經我以及清華的一些同事對C++的深入研究發現它的三大死穴。 一. 運行效率無與輪比的差。C++雖然編譯速度挺快,但是運行效率卻是太差,據我反復測試在同樣的操作環境中比PlayC++慢了3-5倍。 二. 語言表達不夠簡練,豐富。別的且不說,就說程序的開始,C++ 用的是Begin.... end 格式,而且變量的聲明以及函數的格式都太死板一點不靈活,根本無法滿足我們多變的編程風格。反觀我的PlayC++用花括號:{}代表開始結束,變量可以隨用隨叫,多么簡潔。 三. 不支持面向過程編程。盡管目前是面向對象的天下,但是還是有很多場合要用面向過程的方法進行開發,例如最近非;鸨腃ASE工具PlayCase就是一款優秀的過程工具。但是C++這一點做的太差,徹底拋棄了他們,采用了純面向對象的方式,據我深入研究,C++的任何類型都是類結構,這對于廣大的面向過程愛好者是及不公平的。不過不用擔心,現在PlayC++可以讓你為所欲為,它支持面向對象同樣也沒有忘記面向過程,這樣你就可以用面向對象的語言來開發面向過程的設計,你以前的方法都可以保留。 當然C++也不是一無是處,例如它的垃圾回收功能,數組的上下界自動檢測。但這些功能的實現是要付出代價的。 本文對C++攻擊頗多,實際上PlayC++從C++獲益匪淺,鄙人也是經過對C++非常深入的剖析,取長補短而建立了PlayC++,能有今天的成就理所應當向相關的面向對象大師們表示敬意。
wildhorseli (2002-5-16 9:40:03)
首先聲明,本人不會寫程序,本人用過高先生的東東(只是一個工具);本人以為,UML只是一種符號,表達一種思想,正如高先生的東東一樣,只是為了大家方便,清晰;以OO為思想,目的是代碼的復用,可讀,效率,適應外界的變化(這是重點);本人認為UML的表達確實不錯,本人不會寫代碼,但從用例上來看,清晰的很,業務清晰的很,一切看起來很自然,最起碼你能感覺到是面向對象;由此可見,UML不在UML,在OO的功底,但從另一方面UML完全適應OO并且很適應,PlayCase或其他,我覺得大家完全可以用word,當然高先生可以用wps(國產的),甚或用草紙一樣做出大家都能理解的UML;
zergcom (2002-5-15 18:22:49)
什么樣的人可以評論UML: 1。真正了解和熟悉UML的人,而不是仇視UML的人。 2。用UML真正做過應用的人,而不是紙上談兵的人。 3。能提出更好方案的人,而不是吹毛求疵的人。 4。不是井底之蛙的人。
hamzsy (2002-5-15 16:44:57)
高先生的PLAYCASE早就開始用了,除非不得已,用戶有要求,否則我是不會用UML的,可能是我沒有很好的理解UML的緣故。高先生的觀點我很容易接受,所以PLAYCASE也用的很順暢。 UML確實很好,由于其是面向對象的,在分析時整體把握還可以,遇到一些細節時就有點力不從心了,而往往這些細節是項目成敗的關鍵!苌儆熊浖w把握出錯的!高先生的話或許有些偏激,但您有沒有具體的思考過是不是真象他說的那樣“糟糕”。希望大家不要象許多老百姓那樣給人“害怕新事物”的感覺。也難怪,國產軟件在程序員中的地位確實比較低!但PLAYCASE絕對是國產中的精品,雖然她還沒有長大!大家還是來多關心關心他吧,不要老是躺在別人的床上高枕無憂!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