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項目管理、創新意識、組織文化、群體智慧、領導能力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走向世界,她就登上了全球化的互相依存和競爭的舞臺。這個舞臺催醒了東方巨龍的創新意識。只有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才可能有中華的復興,才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但是創新不能停留在口號上。如果說中國人缺乏創造性,你一定不會同意。然而說在中國成功地走到了‘智慧型組織’階段的企業還鳳毛麟角,你大概不會反對。肖知興在他的《中國人為什麼組織不起來》一書中分析其原因,強調了價值觀、信念和文化的力量。確實創新需要有群體智慧和組織文化。本文把這個大問題收縮到項目管理領域,看看情況又是怎么樣呢?
項目經理們喜歡這樣的贊譽“你駕馭的‘列車’總是準點到達并且不超過能耗指標”。他們通常都是一些做事非常專注,習慣嚴格按預定框架和程序辦事的人。很少從他們嘴里冒出創新這樣的詞。很不幸,其實這是一種認識上的疏漏。許多企業忽略了組織文化這個因素,不知道如何在項目管理的框架里培育創造性。
項目管理中的創造性并不是與規范化、標準化相矛盾的,它確實存在并有助于時間和金錢的節省。我過去也寫過文章,認為項目管理應當是標準化和個性化的融合。
創新的賽場有邊界約束
許多人有一種誤解,認為有創造性的人必須是不受任何拘束的。然而,項目管理結構就像一個創造能力的比賽場地,它確實是有邊界的。
盡管灌輸這樣一種充分評價創新價值的理念是重要的,然而領導者仍然需要對創新設置必要的界限。如果沒有適當的邊界和領導,無序的創新性必然會將項目引向一片混亂。
在整個投資組合的范圍中保持工作流程的連貫、一致非常重要。這將有助于在全企業內為創新建立一個堅實的‘巨人的肩膀’,否則創新只會是胡鬧的游戲。這包括維持穩定的規章制度和行為準則,像制訂計劃進度和預算等都要有一定的程序,不要隨意變更。在項目一開始就應建立好一個總的章程,并且在整個項目過程中維護好這個章程,使其能夠得到有效的遵循。這可以避免許許多多問題和麻煩的產生。其實真正的‘創新狂躁’來自高層頭腦發熱的、糟糕的領導。
無疑,公司高管應找到一種辦法來培育創造能力,以提高項目成功的概率。項目本身是一類獨特的過程,所以對于具有突破性的創造存在著許多機會,特別是在立項和尋求縮短工期、節省費用、提高質量的努力中。
過度控制抑制創造性
要使項目能具有創造性,公司高管需有慧眼識別和啟用能評價、鼓勵創新精神的項目經理。不要因為有些創新的意見被認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對其嗤之以鼻。為了使工作團隊有最佳的發揮,一個項目經理需要具備指導、支持、教育和委任的技巧?刂菩缘念I導往往一切自己決定并監視部下的每一個工作細節,這樣必然抑制創造精神。
有時候簡便的技巧比高超的技術還更管用。美國新澤西州的一位創新和領導力咨詢顧問Wayne Morris認為,一個有創新能力的領導人的主要作用是設計和維護好一個支持創新精神的、安全的心理環境。為此,他提出領導者應具有: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