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環境包括資源、約束、以及項目中有助于我們測試的其它強力因素,當然也包括阻礙我們做好工作的因素。當面對阻力時,先確認你是否利用了你所有可獲得的資源。
產品元素就是你要測試的東西。軟件是如此的復雜和不可見,以至于你要特別小心的確保你確實測試了產品中需要測試的所有部分。
質量標準是允許你作為一個測試人員來判斷產品是否有問題的準則、價值觀和來源。質量標準是多方面的,并且經常是隱藏的或者是自相矛盾的。
測試技術是創建測試時使用的策略。所有的測試技術都包括對項目環境、產品元素和質量標準的某種分析。
看得見的質量是測試的結果。你永遠不可能知道一個軟件產品的“實際”質量,但是通過對應用的各種各樣的測試,你能對其質量做一個比較準確的評估。
1.常用測試技術
測試技術就是創建測試的方法。這都是些有趣的技術。下面列出了九種常用的技術。使用“常用技術”這個詞,我是想說這些技術足夠簡單和普遍,并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很多特殊技術都是基于這九種方法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發展出來的。通過對一種或幾種常用技術用覆蓋的思想來組合,就可以構建成無數的特殊測試技術,這些覆蓋的思想都是來自啟發式測試策略模型中的其它列表中的。
1.1. 功能測試(Function Testing)
測試系統能夠完成的功能。
Ø 找出產品能夠做的事情(功能和子功能)。
Ø 判斷你將怎么才能知道一個功能是否能正常工作。
Ø 測試每個功能,一次測試一個。
Ø 看看每個功能是否做了應該做的,而沒有做不應該做的。
1.2. 域測試(Domain Testing)
Divide and conquer the data。(與等價類劃分+特殊值的方法類似――譯者注)
Ø 分析產品的輸入輸出數據集。
Ø 判斷測試的特殊值?紤]邊界值,典型值,常用值,無效值,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值。
Ø 考慮需要在一起測試的數據的組合。
1.3. 壓力測試(Stress Testing)
征服產品。(在規定的規格條件或者超過規定的規格條件下,測試一個系統,以評價其行為)
Ø 找出在挑戰性的數據或者壓倒性的資源面前對超載或者“破壞”敏感的子系統和功能。
Ø 辨識出與那些子系統和功能相關的數據和資源。
Ø 選擇或生成測試所需的挑戰性的數據或約束條件的資源:例如,大量或復雜的數據結構,高負載,長時間運行,大量的測試用例,低速存儲器的情況。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