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軟件產品對測試環境有著不同的要求。如C/S及B/S架構相關的軟件產品,那么對不同操作系統,如Windows系列、unix、linux甚至蘋果OS等,這些測試環境都是必須的。而對于一些嵌入式軟件,如手機軟件,如果我們想測試一下有關功能模塊的耗電情況,手機待機時間等,那么我們可能就需要搭建相應的電流測試環境了。當然測試中對于如手機網絡等環境都有所要求。
測試環境很重要,符合要求的測試環境能夠幫助我們準確的測出軟件問題,并且做出正確的判斷。
為了測試一款軟件,我們可能根據不同的需求點要使用很多不同的測試環境。有些測試環境我們是可以搭建的,有些環境我們無法搭建或者搭建成本很高。不管如何,我們的目標是測試軟件問題,保證軟件質量。測試環境問題,還是根據具體產品以及開發者的實際情況而采取最經濟的方式吧。
測試執行
測試執行過程又可以分為以下階段: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出廠測試,其中每個階段還有回歸測試等。
從測試的角度而言,測試執行包括一個量和度的問題。也就是測試范圍和測試程度的問題。 比如一個版本需要測試哪些方面?每個方面要測試到什么程度?
從管理的角度而言,在有限的時間內,在人員有限甚至短缺的情況下,要考慮如何分工,如何合理地利用資源來開展測試。當然還要考慮以下問題:
1. 當測試人員測試的執行不到位、敷衍了事時該如何解決?
2. 測試效率問題,怎樣提高測試效率?
3. 根據版本的不同特點是只做驗證測試還是采取冒煙測試亦或是系統全面測試?
4. 當測試過程中遇到一些偶然性隨機問題該怎樣處理?
5. 當版本中出現很多新問題時該怎樣對待?測試停止標準?
6. ……
總之,測試執行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復雜的問題,還是那句話,具體問題具體解決!本文不做過多闡述。
測試記錄
缺陷記錄總的說來包括兩方面:由誰提交和缺陷描述。
一般而言,缺陷都是誰測試誰提交,當然有些公司可能為了保證所提交缺陷的質量,還會在提交前進行缺陷評估,以確保所提交的缺陷的準確性。
在缺陷的描述上,至少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內容:
序號 | 標題 | 預置條件 | 操作步驟 | 預期結果 | 實際結果 | 注釋 | 嚴重程度 | 概率 | 版本 | 測試者 | 測試日期 |
以上是描述一個bug時通常所要描述的內容,當然在實際提交bug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充,如附上圖片、log文件等。
另外,一個版本軟件測試完畢,還要根據測試情況出份測試報告,這也是所要經過的一個環節。
缺陷管理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