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12 顧客滿意度項目度量要素
顧客滿意度項目 顧客滿意度度量要素
軟件產品 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性、可維護性、可移植性
開發文檔 文檔的構成、質量、外觀、圖表以及索引、用語
項目進度以及交期 交期的根據、進度遲延情況下的應對、進展報告
技術水平 項目組的技術水平、項目組的提案能力、項目組的問題解決能力
溝通能力 事件記錄、式樣確認、Q&A
運用維護 支持、問題發生時的應對速度、問題解決能力
產品度量
軟件質量的生命周期及其度量
軟件產品度量用于對軟件產品進行評價,并在此基礎之上推進產品設計、產品制造和產品服務優化。軟件產品的度量實質上是軟件質量的度量,而軟件的質量度量與其質量的周期密切相關,如圖5-8所示:

圖5-8 軟件質量的生命周期及其度量
軟件質量度量模型
軟件產品的度量主要針對作為軟件開發成果的軟件產品的質量而言,獨立于其過程。軟件的質量由一系列質量要素組成,每一個質量要素又由一些衡量標準組成,每個衡量標準又由一些量度標準加以定量刻劃。質量度量貫穿于軟件工程的全過程以及軟件交付之后,在軟件交付之前的度量主要包括程序復雜性、模塊的有效性和總的程序規模,在軟件交付之后的度量則主要包括殘存的缺陷數和系統的可維護性方面。一般情況下,可以將軟件質量特性定義成分層模型。勃姆(Barry W. Boehm)在《軟件風險管理》(Software Risk Management)中第一次提出了軟件質量度量的層次模型。而麥考爾(McCall)等人將軟件質量分解至能夠度量的層次,提出FCM 3層模型(參見表5-13):軟件質量要素(factor)、衡量標準(criteria)和量度標準(metrics),包括11個標準,分為產品操作(product operation)、產品修正(product revision)和產品轉移(product transition)。ISO 9126將軟件質量總結為6大特性,每個特性包括一系列副特性,其軟件質量模型包括3層,即高層:軟件質量需求評價準則(SQRC);中層:軟件質量設計評價準則(SQDC);低層:軟件質量度量評價準則(SQMC)。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