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數據的收集。將度量的實際數據剃除異常點后納入數據庫,并加以分析,然后向全企業公開。這種標本數據已經超過400件。由于FP度量過程中由于度量者的不同可能導致較大的誤差,事務局還面向經驗甚淺的度量者提供現場支持,驗證度量結果的妥當性,提高度量的精度。另外,還與其他企業所提供的數據進行比較驗證,持續收集數據。
統計分析。對于收集起來的數據,還需要考慮到項目特性的差異并加以分析。作為分析的界限,CSK建立了包括約50種類型(可視化工具類開發、Web類開發、維護的主框架開發等)的數據庫,并對各自包括工數在內的10種以上的項目和FP值實施相關分析。
工數模型化。CSK將FP數和工數的關系稱之為“工數模型”,現在已經擁有可適用的6種工數模型。這些模型與實際數據的收集相配合,實施差異分析,持續提升估算精度。
質量指標化。與工數模型一樣,CSK將FP數和質量數據(缺陷、問題等)之間的相關關系作為質量模型加以提供。通過定義經由質量模型獲得的指標,并與現存的指標相結合,構筑綜合性的質量指標。
【CSK推進FP法的經驗總結】
度量方法的教育與滲透—— 啟蒙。要使用FP法進行度量,當然需要了解度量規則。CSK在其“項目管理研修”這一體制中,對企業員工實施教育,講解FP法的定位、概要、使用方法,進行度量演習,讓企業員工掌握FP法。
模型構筑—— 提升估算精度的路徑。要使用各種模型提升估算的精度,需要度量項目特性以及仔細檢查數據。CSK通過現場調研和支援活動,積累起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對技術、式樣、質量方面的特性信息加以整理,構筑適合CSK的估算模型,提高估算精度。
估算·質量計劃的適用—— 制定適當而正確的計劃。構筑起來的模型在實際提案的時候作為估算的根據或者在產品的質量計劃制定過程中適用。在模型不斷適用的情況下,這些模型的適用實例也就逐漸豐富起來。
結果評價·差異分析—— 取得反饋信息至更高水平的運用。項目開發過程中,變更點管理以及計劃與實績的差異分析非常重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獲得適當的反饋信息,在把握復雜的項目狀況的同時需要靈活應對這些變更和反饋。CSK在這方面也在積極運作并在整個企業內展開。
【CSK功能點法今后的展開】
將FP作為商務活動中的共通尺度是CSK導入FP法的主要目的之一。為了提高CSK與顧客之間將之作為共通尺度的認知度,CSK認為需要實施如下事項:一是提高方法本身的認知度和信賴性;二是客觀地驗證度量數據的精度。FP是度量軟件規模的手段,在軟件開發的商務活動、項目管理、資產管理等諸多場合中都是切實把握規模的依據,是以適當的價格提供高質量軟件的基礎,也是客觀性表示CSK的生產性的重要因素。CSK在通信、控制、嵌入式開發中正在試用COSMIC-FFP。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