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圍:
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原理與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別在于,它強調為了取得真正的經濟效益,管理必須始于識別顧客的質量要求,終于顧客對他手中的產品感到滿意。全面質量管理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指導人、機器、信息的協調活動。
內容:
新設計的控制
進廠材料的控制
產品的控制
專題研究
原理概述:
1. 在“質量控制”(Quality Control)這一短語中,“質量”一詞并不具有絕對意義上的“最好”的一般含義。質量是指“最適合于一定顧客的要求”。這些要求是:
a.產品的實際用途;
b.產品的售價。
2. 在“質量控制”這一短語中,“控制”一詞表示一種管理手段,包括四個步驟:
a.制訂質量標準;
b.評價標準的執行情況;
c.偏離標準時采了糾正措施;
d.安排改善標準的計劃。
3. 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可以劃分為兩大類:
a.技術方面的,即機器、材料和工藝;
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組長和公司的其他人員。在這兩類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4. 全面質量管理是提供優質產品所永遠需要的優良的產品設計,加工方法以及認真的產品維修服務等活動的一種重要手段。
5. 質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適用于任何制造過程,由于企業行業、規模的不同,方法的使用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方法上的差別可概括為:在大量生產中,質量管理的重點在產品,在單件小批生產中,重點在控制工序。
6. 質量管理貫穿在工業生產過程的所有階段。首先是向用戶發送產品,并且進行安裝和現場維修服務。
7. 要有效地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就必須在生產或服務過程的所有主要階段加以控制。這些控制就叫質量管理工作(Job of quality control),按其性質可分為四類:
a.新設計控制;
b.進廠材料控制;
c.產品控制;
d.專題研究。
8. 建立質量體系是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與手段。
9. 質量成本是衡量和優化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一種手段。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