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地化測試的模型分類
根據本地化測試人員語言技能、測試技能、軟件產品的熟悉程度和各項本地化測試內容的測試順序,可以分為三種本地化測試的模型:本地化集成測試模型、本地化“一加一”測試模型、本地化分布測試模型。
1.本地化集成測試模型
本地化集成測試模型是指本地化測試團隊的測試人員完成包含本地化功能測試、用戶界面測試和語言質量的全部三項內容。
為了達到較高的測試質量,要求測試人員不僅掌握良好的測試技能,熟悉被測產品的功能特性,還要精通本地化語言和當地的文化習俗。無疑,這種測試模型對測試人員的技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2.本地化“一加一”測試模型
本地化“一加一”測試模型是指為了完成本地化測試的三項內容,安排一個(或一組)測試人員和一個(或一組)語言人員坐在一起,一起共同執行功能測試、用戶界面測試和語言質量測試。
在實際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和語言人員個有分工,并且互相配合。測試人員熟悉測試技術和被測產品,主要執行功能測試和用戶界面測試,而語言質量測試需要在語言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語言人員可能不熟悉被測試產品,但精通本地化語言,主要在測試人員的幫助下測試語言質量,也可以執行一些用戶界面測試。
3.本地化分布測試模型
本地化分布測試模型是指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將測試內容進行詳細分工,安排不同技能的人員,分別執行本地化功能、用戶界面和語言質量的測試。
例如,測試人員先執行本地化功能測試和用戶界面測試,測試完成后再由語言人員測試本地化語言質量,反之亦然。測試人員和語言人也可以同時并行執行各自的測試內容,前提條件是語言人員必須熟悉測試的步驟。
二、本地化測試模型的特征分析
本地化集成測試模型、 “一加一”測試模型和分布測試模型,在測試團隊人員組成、測試順序、測試效率、測試成本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下面對這三種測試模型的特征分別進行分析。
1.集成測試模型特征分析
這種測試類型的優點是測試的效率非常高,質量穩定。由于測試人員完成全部三項測試內容,避免了與語言人員的交流過程,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測試任務,而且測試方法和基準相同,保證了測試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但是,本地化集成測試模型要求測試人員具有測試技能、語言技能、熟悉產品,是三種測試模型中對測試人員的要求最高的類型,招聘這樣的測試人員將會提高測試的成本。
2.“一加一”測試模型特征分析
本地化“一加一”測試模型的優點是可以發揮測試人員的技術優勢,也可以充分利用語言人員的語言優勢,二者可以相互補充和配合,保證測試的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另外,測試的綜合成本比集成測試要低一些。
但是這種測試模型的缺點也很突出:測試的效率不高,由于需要相互交流,一個人在執行測時,另一個只能等待,時間的利用率不高,造成測試花費較長時間。另外,這種測試方式可能測試的覆蓋性不高,有些本地化內容可能沒有進行測試,還需要增添額外的隨機測試進行補充測試。
3.分布測試模型特征分析
本地化分布測試模型把測試內容分成三個獨立的部分,分別由掌握不同技能的測試和語言人員分別完成。由于一般本地化測試發現的語言質量缺陷只占缺陷總數的5%至20%,因此完全可以考慮由語言人員單獨執行語言質量測試。
這種測試模型有不少優點:
提高測試效率
測試人員和語言人員各自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執行測試,無需坐在一塊協同測試,這樣就可以節省測試的時間,提高了測試效率。
測試成本較低
測試人員執行的都是與語言無關的測試內容,只需要掌握測試技能,熟悉被測試產品,而不必懂得本地化語言,從而降低了測試的總體成本。
測試覆蓋性高
由于測試人員和語言人員各自分工明確,可以提高測試的覆蓋性,提高測試的全面性。
但是,這種測試模型的缺點也很多:
語言測試的準備過程復雜
由于語言人員可能不熟悉測試的產品,也沒有掌握測試技術,因此,需要本地化工程人員把需要語言測試的用戶界面等內容提取出來(例如,采用手工或自動的方式瑾形本地化用戶界面拍屏),存成一個個圖像文件或文本文件,并且進行編號,然后傳遞給語言人員測試。
報告語言缺陷的過程復雜
語言人員測試后發現的缺陷,需要測試人員創建缺陷報告,測試報告中的缺陷復現步驟需要測試人員準備,可以考慮在工程人員進行內容提取時預先填寫好。
測試的進度可能不易控制
例如語言測試人員的語言測試可能落后于測試人員的功能和界面測試,可以考慮采用實時測試進度更新的跟蹤管理系統監控和協調進度。
某些語言缺陷不好準確判斷
語言人員在進行語言質量測試時,由于只面對靜止的拍屏圖和文本文件,而看不到軟件運行的實際環境,缺少本地化文字的上下文參考信息,所以無法判斷一些本地化文字是否正確。
三、本地化測試模型的選擇策略
在具體本地化測試項目中,應該根據本地化測試人員語言技能、測試技能、軟件產品的熟悉程度,結合以上三種本地化測試模型的特點,根據不同模型的適用場合和本地化測試項目的具體要求,進行比較、判斷和選擇。
1.集成測試模型的適用場合
本地化集成測試模型比較適用于被測試本地化語言是測試人員母語的情形,或者對測試效率和測試質量要求較高的本地化測試。
例如,在中國大陸進行簡體中文版本的本地化測試,可以很容易找到國內的測試人員,所以采用這種測試模型就非常合適。
但是,如果在美國、歐洲等進行簡體中文的本地化測試,或者在中國大陸執行歐洲語言的本地化測試,這種測試模型就不太適合,因為測試成本會很高而很不劃算。
2.“一加一”測試模型的適用場合
本地化“一加一”測試模型可以在測試人員測試非母語本地化產品時采用,對于那些測試時間比較充裕,要求不太高的測試成本,能較容易找到本地化語言為母語的語言人員的情形。
例如,在中國大陸進行繁體中文、日文、朝鮮語的本地化測試,可以安排國內的測試人員與來自中國臺灣、日本、韓國和朝鮮的人員共同測試。
3.分布測試模型的適用場合
本地化分布測試模型可以在同時測試許多種本地化語言的場合適用,例如在中國大陸同時測試十多種歐洲語言的本地化測試的項目,而且測試的成本要求盡可能低,同時測試時間較短。
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本地化集成測試模型,則需要招聘大量的歐洲母語的專職測試人員,不僅短期內很難找到那么多合適的,而且人力成本會很高。
而如果采用“一加一”測試模型,語言人員要求很多,而且測試時間長,在時間和成本上都不滿足外包測試項目的要求。
現在,中國大陸的人力成本較低,而測試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找到,因此,許多國外軟件的歐洲語言的本地化測試開始外包給中國的外包測試服務商,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這種分布測試模型。
總之,本地化測試管理人員需要根據被測試項目的進度、成本、質量要求,結合測試項目團隊現有人員的測試和語言技能,綜合考慮,選擇任何一種本地化測試模型,或者把以上的模型分別結合起來靈活運用。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