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項目管理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當前業界對于軟件開發流程有不少規范和定義,如CMM和ISO9000。在該管理體系的管理下是可以開發出高質量的軟件產品。但是由于該體系較適合于大型而且復雜項目的團隊開發,真正實施尚需要時間和過程。而我們當前執行的項目,一般只有10個人左右,要實施軟件工程難度更大。我認為:雖然項目大小不一,但管理方法是相通的,要做好軟件開發工作,就必須加強有效管理。
大家知道,“軟件危機”起源于一些大型項目的不斷延遲甚至失敗。與大項目相比,小項目具有以下特點:
。椖抗δ芟鄬^少;
。_發人員較少;
。_發周期較短。
小項目看起來比較簡單,比較容易成功,人們往往容易忽視小項目的管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據我了解,小項目開發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開發之前沒有認真地進行項目可行性和工作量的估計。
往往由于項目較小,便很草率地制定一個開發日程表,沒有認真地估計項目難度,結果實際完成時間與估計完成時間往往有較大差距。
2、沒有真正的設計過程。
開發人員少,不同人員的程序之間交互、接口相對少一些。開發周期短往往是幾個人從頭到尾負責一個項目,幾個人碰一下頭,討論一下最基本的數據結構、函數接口便分頭去做自己的工作了,沒有一份較正式的文檔來規范各自職責和項目細節。
這種做法潛在的危險之一是有人可能會對所討論的接口、結構理解有偏差,可能會造成以后的返工。
另一個潛在的危險是由于討論時忽略了某些情況,等大家都按時完成分工任務后,才發現各個模塊組合起來卻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其根源在于沒有一個負責協調的人員不斷監控整個開發過程。
第三個潛在的危險是一旦有人中途退出開發隊伍,其他人加入時,難以理解以前別人做好的代碼,又要從頭做起。另外,沒有文檔的程序,日后維護和版本升級都比較困難。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