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制定計劃:在開發前,可將明確的開發任務通過文檔傳遞給每個開發人員,讓大家都熟悉設計模型,都清楚自己所做的工作在整個系統中處于什么地位,這樣有時侯可能會發現設計模型中的漏洞,避免了各人的代碼編寫完畢之后又要修改的后果。
溝通問題:團隊溝通不是技術問題,但卻是一個最能影響工作效率的問題。溝通及時、集思廣益、步調一致,才能取得勝利。
二、嚴格執行軟件開發規范
軟件開發需要嚴格按照軟件規范實施。用手工作坊式的方式來開發軟件,其結果必然失敗。從項目的用戶需求分析、系統分析、編碼、調試、測試、發布都需要一步一步完成,不能輕視或忽略任何一步驟。前部分沒有完成好,不要貿然進行下一步。越是項目起步階段,越是要注意按照規范進行。
如前所述,因為開發軟件項目規模較小,很容易忽視規范化,而隨心所欲,沒有計劃,想到哪做到哪,其最終的結果是失去控制。其實項目小正是實現軟件規范化管理的好時機,規模小,涉及的管理方面有限,管理實施起來比較容易。CMM等規范標準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但是可以借鑒它的思想和方法,先在小項目上實現規范化管理,培養人員的規范和意識,為以后實現大項目的CMM等規范打下良好的基礎。
特別需要重視軟件開發中文檔管理。那種認為只要產品做出來可以運行,何必花費許多精力去做文檔的觀點是錯誤的。經過實踐,我深刻體會到,沒有文檔會帶來很多問題。用文檔去引導開發過程,拋棄隨心所欲的開發模式。就象工廠工人師傅按照圖紙生產零件一樣,否則很可能會得到次品甚至是廢品,給后來開發者留下一堆沒有意義的“垃圾”產品。我認為文檔應該是開發中階段(mileStone)結束的標志,每個階段后,都需要提交相應的文檔,而且要確保文檔的質量。
確保文檔質量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評審,提交文檔后,項目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對該文檔進行審核,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行文檔的重新修改和審核直到滿足項目要求。文檔應該是貫穿整個過程的主線,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停地對文檔進行完善,使之真正成為全體項目人員的智慧結晶。
三、重視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