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測試規范,加強對測試活動的管理,要把測試作為一個系統,對組成這個系統的各個過程加以識別和管理,以實現設定的系統目標。同時要使這些過程協同作用,互相促進,從而實現在設定的條件限制下,盡可能發現和排除軟件缺陷。
測試包括測試規劃、測試設計、測試實施、配置管理、測試管理等方面。
(1)測試規劃
確定測試的目標和策略。這個過程將輸出測試計劃,明確要完成的測試活動,評估完成測試活動所需要的時間和資源,設計測試組織和崗位職責,進行活動安排和資源分配,安排跟蹤和控制測試過程的活動。
軟件本地化測試的測試計劃,通常由軟件供應商根據源語言軟件項目開發計劃制定并提供給軟件本地化提供商,測試計劃包括各個測試階段起始和結束時間、資源需求、測試內容等。軟件本地化提供商根據得到的測試規劃進行評閱和項目準備,并就測試計劃中的具體問題與軟件供應商協商和討論,達成共識。
(2)測試設計
根據測試計劃設計測試方案。測試設計過程輸出的是各測試階段的測試用例,其結果可以作為各階段的測試計劃的附件提交評審。測試設計的另一項內容是回歸測試設計,即確定回歸測試的用例集。
軟件本地化的測試設計,一般由軟件供應商完成,軟件供應商也可以提供軟件測試文檔,委托軟件本地化提供商完成測試設計。軟件本地化提供商完成的測試設計,要經過軟件供應商的確認才能用于實際測試過程。
(3)測試實施
使用測試用例運行被測試程序,將獲得的運行結果與期望結果進行比較和分析,記錄、跟蹤和管理軟件錯誤和缺陷,最后得到測試報告。
本地化測試由本地化提供商的測試項目組成員完成,需要與軟件供應商有效協作,獲得最新的測試用例和測試軟件,提交測試結果(軟件錯誤數據庫和測試報告等)。
(4)配置管理
測試配置管理是軟件配置管理的子集,作用于測試的各個階段。管理對象包括測試計劃、測試方案(用例)、測試版本、測試工具、測試環境、測試結果等。測試資源管理包括對人力資源和工作場所,以及相關測試設備和技術支持的管理。
大型軟件本地化測試項目,一般需要測試多個本地化版本,因此,測試周期較長。測試的內容多,需要較多的測試人員共同完成。測試過程需要在多個本地化操作系統上,運用多種測試工具和測試方法。軟件測試過程會報告數百甚至上千個錯誤和缺陷,對軟件錯誤數據庫管理有較高要求。因此,測試配置管理在軟件測試中具有重要作用。
(5)測試管理
本地化測試需要掌握被測軟件功能特征,專業的本地語言知識,熟悉測試工具和測試技術。因此,本地化測試是一項艱苦的、繁復的工作,難度大,工作量大,測試要求的時間短,測試過程中可能經常變更測試內容,因此,本地化測試管理變得十分重要,本地化測試管理是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本地化測試工作的重要保證。
本地化測試管理包括軟件測試的組織管理,測試質量管理,測試進度和資源管理,測試文檔管理,測試數據的統計和積累。測試管理應由測試工作的各級負責人和機構管理部門共同擔任,各盡其職。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