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易學習性
易學習性是與用戶為學習軟件應用(例如運行控制、輸入、輸出)所花的努力有關的軟件屬性。該特征要求研制方提供的用戶文檔(主要是《計算機系統操作員手冊》、《軟件用戶手冊》和《軟件程序員手冊》)內容詳細、結構清晰以及語言準確。
c.易操作性
易操作性是與用戶為操作和運行控制所花的努力有關的軟件屬性。該特征要求軟件的人機界面友好、界面設計科學合理以及操作簡單等。
3.4 效率特征指標
效率特征可以細化成時間特征和資源特征。對軟件的效率特征評價采用定量方法。效率特征分解如圖2所示。

圖2 效率特性分解圖
a.輸出結果更新周期
輸出結果更新周期是軟件相鄰兩次輸出結果的間隔時間。為了整個系統能夠協調工作,軟件的輸出結果更新周期應該與系統的信息更新周期相同。
b.處理時間
處理時間是軟件完成某項功能(輔助計算或輔助決策)所用的處理時間(注意:不應包含人機交互的時間)。
c.吞吐率
吞吐率是單位時間軟件的信息處理能力(即各種目標的處理批數)。未來的社會情況復雜、信息眾多,軟件必須具有處理海量數據的能力。吞吐率就是體現該能力的參數。隨著信息的泛濫,要求軟件的吞吐率應該達到數百批。
d.代碼規模
代碼規模是軟件源程序的行數(不包括注釋),屬于軟件的靜態屬性。軟件的代碼規模過大不僅要占用過多的硬盤存儲空間,而且顯得程序不簡潔、結構不清晰,容易存在缺陷。
因為這些參數屬于軟件的內部表現,所以需要用專門的測試工具和特殊的途徑才可以獲得。將測試數據與研制任務書中的指標進行比較,得到的結果可以作為效率特征評價的依據。
4 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數據融合技術、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對軟件功能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評估軟件質量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選擇合適的指標體系并使其量化是做好軟件質量評估的關鍵。當然,由于軟件的評估具有其特有的規范和要求,其評估指標涉及面廣、不確定性因素較多、量化困難,至今還沒有統一的標準。
我們相信,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軟件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充分考慮到軟件的特殊性,借鑒其他學科的質量評估理論,是可以全面真實客觀地評估軟件質量的。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