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軟件本地化后,對程序中控制符號如換行鍵“\n”的處理錯誤而引起亂碼。
(2) 表現特征:
1) 控件或對話框中顯示不可辯識的字符。
2) 控件或對話框中顯示無意義的明顯錯誤的字符。
3) 不支持雙字節字符的輸入,包括雙字節的文件名和路徑名。
4) 僅出現在本地化后的版本中。
(3) 測試要求:
1) 本地化后的軟件字符顯示正確完整,無亂碼或明顯錯別字。
(4) 測試方法:
1) 執行菜單或按鈕,檢查對話框中的字符。
2) 打開幫助文檔,檢查所有需要翻譯的字符。
(5) 說明:
1) 注意檢查對話框下拉列表中需要拖動滾動條才能顯示的內容。
總結
以上僅列出了本地化軟件測試經常遇到的四種錯誤類型,在實際測試中可能某些錯誤的現象(如列表框中有多余項或缺少項),既可以認為是布局錯誤,也可以屬于功能錯誤,應該認真思考該錯誤表現的實質,將其劃分為正確的錯誤類型。
實際測試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能孤立靜態地對待發現的錯誤,因為一個錯誤可能包含著其他的不同類型的錯誤。比如在對話框中,選擇某個按鈕,產生一個錯誤提示對話框,這可能是一個按鈕功能錯誤,如果對話框中存在需要翻譯而沒有翻譯的英文,則又是一個翻譯錯誤,如果對話框中存在無法辨識的字符,則又是一個雙字節錯誤,如果對話框中按鈕排列重疊,則還是一個布局錯誤。
總之,本地化軟件的錯誤的產生是多方面的,不能僅僅歸結為軟件本地化過程帶來的錯誤,實際上,良好的國際化設計的源程序是減少軟件本地化錯誤的根本保證。當然,提高軟件本地化過程能力,提高翻譯和檢查,優化本地化軟件編譯流程,能夠減少很多因本地化產生的錯誤。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