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 2008-5-10 17:50 | 作者: 網絡轉載 | 來源: 網絡轉載 | 查看: 440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風險跟蹤是 MSF 風險管理過程中的第四個階段。風險跟蹤是高效實現行動計劃的基本要素。它確保分配的任務能夠實現預防性方法,并且意外事故計劃在項目資源約束下可以及時完成。在風險跟蹤階段,項目團隊的首要工作是監控風險度量值和觸發事件,從而保證計劃中的風險行動正常工作。跟蹤是風險行動計劃中的監控功能。圖 6 對風險跟蹤進行了描述。
風險跟蹤階段的目標是監控風險行動計劃的狀態(意外事故和緩解計劃完成的進度),從而監控已經和意外事故計劃觸發器相關聯的項目度量值,并通知項目團隊意外事故觸發器已經啟動,意外事故計劃也要開始執行了。
風險跟蹤階段的主要輸入包括:
• |
包含特定緩解和意外事故計劃的風險行動表格,指定將被監控的項目度量值和觸發值。 |
• |
用來在標準項目管理基礎設置中跟蹤進度的相關項目狀態報告。 |
取決于項目團隊跟蹤的特定項目度量值,其他信息資源(例如項目跟蹤數據庫、源代碼倉庫或登記系統,甚至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也可以為項目團隊提供跟蹤數據。
在風險跟蹤階段,項目團隊將緩解計劃中的行動作為團隊整體工作的一部分來執行。項目團隊通過觸發值提取這些風險相關的動作項目和相關變化,并用它們為每個風險創建特定風險狀態報告。
可能被分配觸發度量值,并持續跟蹤的項目度量值包括:
• |
每模塊或組件未解決的問題(公開 bug)。 |
• |
每周每開發者記錄的平均加班小時。 |
• |
每周需求修正(變化)的數量。 |
風險報告應該在兩個層面啟動。對于項目團隊自身,規則的風險狀態報告應該為每個風險考慮四種可能的風險管理情況:
• |
風險被解決,風險行動計劃完成。 |
• |
風險行動和風險管理計劃一致,這種情況下風險計劃工作還將繼續。 |
• |
部分風險行動和風險管理計劃一致,這種情況下應該定義并執行糾正方法。 |
• |
風險發生顯著變化,通常要進行風險再分析和再計劃工作。 |
在給項目投資人的外部報告里,項目團隊應該報告最大風險,并總結風險管理工作狀態。報告早前的項目分級和每個風險進入最大風險清單的次數也是非常有用的。當項目團隊開始采取行動來管理風險的時候,項目的總暴光量應該開始接近可接受的等級。
風險狀態報告的目的是交流風險狀態變化,并報告緩解計劃的進度。風險狀態報告中的有用信息包括:
• |
風險名稱 |
• |
風險分類(項目領域) |
• |
識別階段的概率、影響和暴光量 |
• |
當前的概率、影響和暴光量 |
• |
風險等級(低、中、高) |
• |
緩解和意外事故計劃總結 |
• |
風險緩解計劃的完成進度(已完成的工作) |
• |
意外事故計劃就緒 |
• |
出發值 |
• |
計劃行動 |
• |
風險所有者 |
主管或投資人風險狀態報告的目標是交流項目中的綜合風險狀態。報告中包含的重要信息包括:
• |
項目名稱 |
• |
項目領域的風險等級 |
• |
風險趨勢 |
• |
緩解和意外事故活動的總結 |
這個報告通常包含于標準項目狀態報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