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 2008-5-10 17:50 | 作者: 網絡轉載 | 來源: 網絡轉載 | 查看: 426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在 MSF 過程模型的預想和計劃階段,項目團隊應該對如何實現風險管理過程進行開發并歸檔。在計劃中應該回答的問題包括:
• |
風險管理的責任和約束是什么? |
• |
風險管理過程應該如何實現? |
• |
風險管理過程的階段有哪些? |
• |
每個階段的工作、任務、責任和結果是什么? |
• |
誰來執行風險管理過程? |
• |
有哪些技能需求? |
• |
需要額外的培訓嗎? |
• |
項目的風險管理將會如何影響企業級的工作? |
• |
項目團隊將會使用哪類工具和方法? |
• |
用什么來對風險進行分級和評估? |
• |
風險應該如何分級? |
• |
意外事件和風險計劃應該怎樣創建和執行? |
• |
怎樣將風險控制工作集成到整體項目計劃中? |
• |
團隊成員將負責哪些工作來管理風險? |
• |
團隊和項目領導該如何交流風險狀況? |
• |
應該如何監控進展? |
• |
您使用哪類基礎設施(數據庫、工具、知識庫)來支持風險管理過程? |
• |
風險管理的風險是什么? |
• |
風險管理有哪些可用資源? |
• |
在進度表中,哪幾天對實現風險管理是最重要的? |
• |
誰是發起人和投資人? |
風險管理工作不應該被孤立于標準項目計劃和調度工作之外,風險管理任務應該被視為 團隊成員完成項目的補充。因為風險由始至終普遍存在于所有項目的所有階段,所以應該分配和調度資源,以積極地管理風險。在 MSF 過程模型的預想和計劃階段產生風險管理計劃。8 而在工作分級結構中,記錄這些計劃的計劃書應該記錄分配給特定團隊成員的定義工作項目。這些工作項目應該出現在項目計劃和主項目進度表中。
MSF 風險管理原則提倡前攝的風險管理、持續的風險評估以及項目或操作生命周期的決策集成。風險應該被持續地評估、監控和積極地管理,直到被解決或是轉化為可以處理的故障為止。圖1中描述的MSF 風險管理原則定義了項目團隊管理現有風險、計劃、執行風險管理策略以及為企業獲取知識過程中的六個邏輯階段。
MSF 風險管理過程的六個階段是:
• |
識別 |
• |
分析和分級 |
• |
計劃和調度 |
• |
跟蹤和報告 |
• |
控制 |
• |
學習 |
風險識別讓個體可以發現風險,進而使項目團隊意識到潛在的故障。作為風險管理過程的輸入,風險識別應該盡可能早的執行,并在項目的生命周期中頻繁地重復。
風險分析將風險識別過程中發現的特定項目風險估計量或數據轉化為一種可被項目團隊用來確定優先決策的形式。風險排序讓項目團隊可以負責項目資源從而對最重要的風險進行管理。
風險計劃提取風險分析中獲得的信息并用其明確表達策略、計劃和工作。風險調度可以確保計劃被認可并融入標準的日常項目管理進程和基礎設施中,從而確保風險管理作為團隊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執行。風險調度明確地利用項目計劃與風險計劃關聯。
風險跟蹤監控特定風險的狀況以及它們各自工作計劃中的進展情況。風險跟蹤也包含監控變化風險的概率、影響、暴露程度以及其他因素,這些變化可能改變優先級或風險計劃、項目特性、資源或是進度表。風險跟蹤從風險等級的角度定義風險管理過程在項目中的可見度,這與標準業務項目管理過程任務完備化的角度恰恰相反。 風險報告確保團隊、發起人和投資人明白項目風險的狀態并管理它們的計劃。
風險控制是執行風險工作計劃和相關現狀報告的過程。風險控制也包含項目變化控制請求的初始化,而風險狀況或風險計劃的更改可能導致項目特性、資源或進度表的更改。
風險學習使知識和相應項目案例及工具正式化,并在團隊和企業內部以可再度使用的形式提取知識。
注意,這些階段屬于邏輯階段,對于任何給定的風險,您都并不需要嚴格地遵循這些階段。項目團隊將經常在識別-分析-計劃三步中循環往返,而僅僅周期性地進入學習這一階段來為企業捕獲知識。
從這個圖表中得出的“所有項目風險都會固定地經過這些階段”的結論是錯誤的。相反地,MSF 風險管理原則鼓勵每個項目在 MSF 過程模型的項目計劃階段定義風險管理過程將于何時,以何種方式發起,以及各階段間的轉化將在怎么樣的環境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