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質量制度
企業建立了完善的質量制度,包括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與質量相關的配套管理、教育、激勵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對于質量制度的執行力度。
有些企業或部門制定了太多的規章制度,但都流于形式,最終落到實處的不多。再好的規章制度,再偉大的計劃,都成了一堆廢紙。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制定了多少制度多少計劃,而是做了多少事情。
企業如果強調質量,就要檢查質量,不檢查質量就是不重視質量,有制度就必須執行好。
1.3 質量戰略
在企業管理中以人為本,以提高質量為中心,一切活動圍繞質量行為,將質量管理提高到戰略的高度。制定質量方針目標。
1.4 質量文化
企業在長期的質量管理中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精神理念,同時也是企業員工為實現質量方針目標而自覺遵守的一條共同的價值觀和信念。
1.5 企業文化
一個企業中各個部門,至少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們所共同擁有的那些企業價值觀念、經營實踐、文化現象。它以企業的價值觀體系為基礎,以企業員工的群體意識形態為反映。
1.6 全社會質量意識
產品質量不完全取決于企業本身,社會環境、顧客的成熟程度對產品質量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顧客盲目壓低價格、壓縮進度,造成的惡性競爭環境嚴重影響產品的質量。
2、標準層次
國際競爭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價格和質量的競爭、第二個層次是專利技術的競爭、第三個層次是標準和制度的競爭。誰掌握了標準的使用,誰掌握了標準的制定權,誰就可以搶占先機。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四流企業賣企業。我國軟件企業要適應更高層次的競爭,就要在標準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標準主要包括技術標準和業務標準兩大類(當然還可以其他分類如基礎標準、產品標準、質量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安全標準、術語標準等等)。對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事項所制定的標準,稱為技術標準。技術標準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作為軟件開發企業的軟件行業技術標準,包括知識體系指南、過程標準、建模標準、質量管理標準、程序語言標準、數據庫標準;二是軟件開發服務對象所在的行業技術標準,如安全保密標準、技術性能標準。業務標準指的是軟件開發服務對象所在的組織或行業制定的業務流程標準和業務數據標準等。
運用統一的技術與業務標準是對于質量能夠做出重大而且顯著貢獻的因素之一,有助于減少無效的討論,有助于不同的產品之間的兼容和銜接。
標準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因此,標準是種動態信息。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