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文檔邏輯
文檔成果考慮周全,不矛盾,滿足客戶的關鍵要求,特別是要符合相關行業的業務標準。
3.5 文檔美學
文檔成果是最佳表述,文字、圖表是均衡和完整的。就是追求平衡的美,每個組成部分應該不大不小,可解讀、可變更、不同時代表太多的元素。
3.6 結果優化
通過檢查判斷文檔成果(如項目計劃、需求規格、設計方案)是否還有改進的空間,以盡可能達到最佳方案。任何一項設計,都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案,通過“方案優化”選定一種最好的方案。
任何一位設計師在做一項設計的時候總是選擇他認為是最好的方案,都有某種程度上的“優化”,因此他可以說他的產品是經過“優化”的。無論何種意義上的優化,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相對性。這個相對性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優化是相對某種目標的,目標不同優化的結果不同。另一方面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優化的結果并不是最優的,只能是相對好的。
方法體系層次
1、措施質量管理層次
為提高軟件質量企業所采取的相關措施。決定成敗的不是目標,而是措施。任何好的規章制度或計劃,最終都需要具體措施才能落到實處。措施層次包括質量檢查、質量保證、預防不合格品、完美無缺。
1.1 質量檢查
保證質量的方式是進行臨時性的最后檢查,然后消除次品。軟件測試是軟件質量檢查的具體實現環節。把軟件測試有效地組織進軟件的生產流程,是軟件質量控制規劃的主要內容。
1.2 質量保證
質量目標仍主要通過生產部門或企業進行生產過程的優化和穩定化來保證質量目標的達成。從軟件產業的發展初期到目前的大型軟件開發過程,軟件質量保證已經成為開發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
1.3 預防不合格品
整個軟件業項目屬于需求分析和軟件設計的錯誤和缺陷約占軟件錯誤的64%,而屬于程序代碼的錯誤僅占36%。軟件錯誤具有隨著階段的進展而產生積累與放大效應,因此應當盡早消除錯誤,否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在軟件開發生命周期的前期就通過對關鍵過程成果的評審控制來預防不合格品。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