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組:
5100安全措施演練4小時4月11日4月11日1300安全組
5200海路一段安全保障13天4月12日4月24日3100安全組
5300陸路一段安全保障2天4月25日4月26日3200安全組
5400海路二段安全保障2天4月27日4月28日3300安全組
5500陸路二段安全保障9天4月29日5月7日3400安全組
6000專家智囊支持30天4月8日5月7日
專家顧問組:
6100項目前期策劃咨詢2小時4月8日4月8日1100專家顧問組
6200項目計劃咨詢2天4月8日4月9日1100專家顧問組
6300項目實施準備咨詢2天4月10日4月11日1300專家顧問組
6400項目實施咨詢2小時/天4月12日5月6日3100專家顧問組
6500項目控制咨詢3小時/天4月12日5月6日3100專家顧問組
6600項目評估咨詢2小時5月7日5月7日3600專家顧問組
6700項目總結咨詢2小時5月7日5月7日1500專家顧問組
以上只是一個簡單的WBS表,只分解到第二層任務。但從這個簡單的WBS表中就已經可以看出,這樣一個重大的項目,其任務與活動之復雜,需要的參與者之眾多,確實并非一百多年前的總統和上校所想象的那樣簡單。而在做出讓羅文一個人單打獨斗地完成如此重大項目的決策之際,總統和上校當時究竟有沒有想到可能的風險與后果,有沒有考慮萬一羅文失敗了又該怎么辦,有沒有研究多種備選方案和確保萬無一失的保證措施,筆者不得而知。不過,從已知的史料記載來看,似乎的確考慮得有欠周到。而從羅文的角度來看,他“一句話不說,拿了信就走”,固然可謂服從命令、果敢行動,但其行為方式亦有待推敲。試問,在這樣一個重大任務面前,他為什么不咨詢各相關領域內專家的意見?他為什么不與軍情局相關人員充分溝通,共同研究出一整套可行的計劃方案,分析途中可能得到哪些援助,并且全面分析自己即將面臨的風險和所能采取的措施?他有沒有跟軍情局高層討論如何保持聯系?何時用電報傳遞信息?用什么樣的密碼與暗號進行溝通?
雖然羅文最后成功了,但這種成功完全是建立在其個人出色能力基礎上的,而且帶有極大的偶然性,甚至有點“懸”。在整個送信途中,羅文可謂一路“吉星高照”,居然好幾次僥幸逃命,有驚無險。試想,如果不是羅文“運氣”這么好,一再傳奇般地躲過厄運,那么,這個項目還能成功嗎?事后,美國軍方人士都認為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用軍方高層的話來說,羅文中尉“創造了一個奇跡”。
當然,從專業精神、敬業態度和機智勇敢等方面來說,羅文中尉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對此,筆者崇敬不已,絲毫沒有抵毀之意。
然而,在我們當前的項目管理實踐中,按照現代項目管理理念,我們所追求的不應當是奇跡的發生,而是要確保項目的成功。換言之,我們就是要運用現代項目管理理論來運作項目,盡可能減少項目成功的偶然性,增加其必然性。
在本文結尾,筆者愿引用深圳礪志咨詢梁光華老師的一句名言:“把項目的成功變為必然!”
這句話說得太好了!一語道破“天機”——現代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精髓,不正在于此嗎?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