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行業一方面緊跟世界潮流,技術與模式日新月異;另一方面具有中國特色,行業與地域存在壁壘。作為品牌和實力正處于培育發展階段的軟件公司,在市場拓展過程中為了克服積累不夠或水土不服等弱點,實現“利潤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把自己不擅長或非發展方向的項目進行外包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然而軟件項目外包本質來說,是軟件開發過程從公司內部部分或全部延伸到公司外部的管理規范與管理技術。與內部實施相比,管理難度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我們很多公司可以說是非常擅長策劃外包,而不善于執行外包。甚至出現如 CMM1級描述的現象,基本上是一包了之。
為了促進探索企業在軟件項目外包管理的規范化,本文結合公司歷史外包項目得失和相關資訊,分析了軟件項目的外包的目標、策略、監理等要素,謹供參考。
2、外包的目標與策略
歐美企業在向印度、愛爾蘭、中國等軟件生產“藍領”國家進行軟件外包時,發包方并非不能,而是不為。因此目標定位很清楚:就是節省成本和控制質量。此類外包的發包方處位強勢,全程可控,也形成了嚴格而規范的流程。
而回首國內企業的軟件工程外包,背景就復雜得多。有的是“主動外包”,強勢出擊,客戶可控;有的是“被動外包”,策略聯盟,短板受制;有的則是“綁架外包”,客戶指定,余地甚微。面對不同類型的外包動機,我們在討論外包風險時容易陷于甲方店大欺客、丙方反仆為主之類的表象,缺乏對外包目標的準確定位。目標不明,導致以監理為核心的外包管理很容易“左傾”控死(丙方)和“右傾”失控(于丙方),最終結果是無法向甲方兌現自己作為乙方的承諾。
因此,因此我們進行軟件工程項目外包時,一定要根據動機類型,結合甲方丙方特點,厘清目標定位。既而選擇監理策略,確定監理規范與流程。公司通過外包要達到的主要目標可以分為:
1、案例之名
為了打開行業局面,取得戰略突破,在競標過程中一切為了“中標”,甲方指定能接受?梢詿o實,但必須有名。中標后非不為,實難為,必須外包。監理的策略底限應該是盡量避免項目失敗,控制資本面風險。
2、追求利潤
該軟件工程非公司長期發展方向,中標后非難為,實不為。尋求外包,降低成本,獲取軟件工程項目邊際利潤;蛘哒w中標,硬件盈利,軟件外包。監理的策略是里程碑產品質量可控,及時發現問題。
3、技術經驗
該軟件工程為公司發展方向,但技術層面存在“短板”。外包的目標是通過監理掌握技術,吸收精華。監理策略是組成內部項目團隊,技術層面全過程跟蹤。行評審審核之名,圖技術學習之利。
4、行業業務
該軟件工程為公司發展方向,但業務流程模型需要借鑒。與追求技術經驗類似,監理策略是組成內部項目團隊,技術與業務全程跟蹤,通過監理學習先進的行業業務理念與模型等。監理的目標是軟件工程的可重復。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