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表示的是集成了應用層、Database、操作系統以及硬件平臺的各種服務器,中間通過一個“SAN”交換機連接不同廠商的存儲設備。
而存儲虛擬化不僅僅需要虛擬存儲容量,更要要虛擬各廠商存儲設備的CPU、內存等等,就是通常說談到的處理能力。同時還要虛擬化它的這條路徑(交換機到存儲),這又成為一個復雜的問題,因為不論是網絡連接中的哪個節點發生任何變化,都可能導致全部節點的變化,這也正是存儲網絡虛擬化最大的難點。
而網絡級的虛擬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存儲虛擬化。它能將存儲網絡上的各種存儲子系統整合成一個或多個可以集中管理的存儲池,并在存儲池中按需要建立一個或多個不同大小的邏輯卷,并將這些邏輯卷按照一定的讀寫授權分配給存儲網絡上的各種應用服務器。
克服了主機級存儲虛擬化無法實現管理授權的問題,也避免了存儲子系統級虛擬化管理不靈活的弱點,達到了充分利用存儲容量、集中管理存儲、降低存儲成本的目的。網絡級的存儲虛擬化技術以其兼容性、擴展性、管理性、靈活性、可用性、安全性方面的優勢,受到廣泛的重視,具有極其光明的應用前景。
網絡存儲“NAS”之存儲虛擬化技術,是在通信協議TCP/IP的平臺上面,任何客戶都可以通過處理GNS(Global Named Space),讓客戶端可以很迅速、準確地查到所需要的文件、文檔,卻并不需要知道這個文件詳細的路徑。
同樣以EMC的Rainfinity為例,Rainfinity在一個單一接口中包括了優化容量管理、性能管理、存儲整合、分層存儲管理、數據保護、同步復制和全局命名空間管理等應用,據此實現了NAS條件下的虛擬化。
EMC大中國區產品及技術總監杜國強先生表示,在虛擬化方面EMC的實力雄厚,目前全球十大虛擬化的專家有六個在為EMC工作,其中就包括被稱作“虛擬化之父”的Mark Louis。
標準化:互操作的必由之路
近來,隨著全球氣候日趨變暖,節能和綠色環保正在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受到越來越多數據中心管理人員的關注,綠色IT、綠色存儲大概是近來存儲領域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了。
綠色存儲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