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一個廠商的存儲產品如果不能支持其他廠商的服務器或者存儲設備,那么用戶在安裝部件以及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面臨更高的復雜性。
而且,如果異構環境中設備能夠互相支持操作的話,就可以減少各種不同的架構和應用程序間的“摩擦”,從而使整個系統的操作效率得到提升。
現在的計算機系統是由應用層、Database、操作系統以及硬件平臺組成。進行網絡存儲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TCP/IP,另外一種是通過光纖,再連入存儲系統,但無論哪一種方式都要確保各種平臺、系統以及應用層之間的互通性,這是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EMC公司在存儲設備中加入的虛擬化控制器就是執行互通性的設備。
為了維持存儲的互操作性,需要非常巨大的投入,以EMC為例,從2003年到2006年,就花費了超過100億美金的創新投入,其中70億美元用于收購,30億美元用于研發,這其間EMC花費了大量成本以保證各個收購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夠實現互操作來進行維護存儲設備的互操作性。
EMC大中國區產品及技術總監杜國強認為:要實現存儲的互操作性,就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虛擬化、標準化和各大設備廠商間的協調與測試。
存儲虛擬化
要實現存儲網絡的互操作性,離不開存儲虛擬化,虛擬化是一個重要的前提。
廣義上講,虛擬化是虛擬多個操作系統,這些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序共用硬件裝置,但在邏輯上各自獨立運行互不干擾。虛擬層映射實體的硬件資源到自己本身的虛擬機器資源,因此每個虛擬機器都有各自的CPU,內存,硬盤,I/O設備等。
存儲虛擬化是以存儲設備為對象的軟硬件虛擬化產品,存儲廠商一般根據各自所掌握的核心技術來提供自己的虛擬存儲產品。
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廠家、社團和媒體對存儲虛擬化的闡述不同定義:存儲虛擬化源于虛擬內存技術,是內存管理技術向外存儲系統管理中的遷移; 虛擬存儲概念源于大型機,是大型機領域的有效軟件工具向開放系統滲透的結果;存儲虛擬化是種新的革命性的概念; 虛擬化是網絡存儲發展的必然,是網絡存儲環境下不同存儲系統優化和管理的必要工具。
如果要進行存儲虛擬化,需要考慮很多復雜的問題。首先虛擬存儲所虛擬對象是一些存儲資源、磁盤、磁帶、文件、文件系統、數據塊等。其虛擬結果是虛擬磁盤、磁帶、文件、文件系統、數據塊等。虛擬對象不一定是物理設備,也可是邏輯對象。虛擬存儲可將物理設備虛擬成物理設備,也可將物理設備虛擬成邏輯對象或將邏輯對象虛擬成物理設備。
圖1 存儲拓撲圖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