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以后怎樣正確地銷毀這些對象呢?沒有對應于這種“placement new”的內建的“placement delete”,原因是,沒有一種通用的方法可以保證它被正確地使用。在C++的類型系統中,沒有什么東西可以讓我們確認,p1一定指向一個由Arena類型的a1分派的對象。p1可能指向任何東西分派的任何一塊地方。
然而,有時候程序員是知道的,所以這是一種方法:
template<class T> void destroy(T* p, Arena& a)
{
if (p) {
p->~T(); // explicit destructor call
a.deallocate(p);
}
}
現在我們可以這么寫:
destroy(p1,a1);
destroy(p2,a2);
destroy(p3,a3);
如果Arena維護了它保存著的對象的線索,你甚至可以自己寫一個析構函數,以避免它發生錯誤。
這也是可能的:定義一對相互匹配的操作符new()和delete(),以維護《C++程序設計語言》15.6中的類繼承體系。參見《C++語言的設計和演變》10.4和《C++程序設計語言》19.4.5。
我能防止別人繼承我自己的類嗎?
可以,但你為什么要那么做呢?這是兩個常見的回答:
效率:避免我的函數被虛擬調用
安全:保證我的類不被用作一個基類(例如,保證我能夠復制對象而不用擔心出事)
根據我的經驗,效率原因往往是不必要的擔心。在C++中,虛擬函數調用是如此之快,以致于它們在一個包含虛擬函數的類中被實際使用時,相比普通的函數調用,根本不會產生值得考慮的運行期開支。注意,僅僅通過指針或引用時,才會使用虛擬調用機制。當直接通過對象名字調用一個函數時,虛擬函數調用的開支可以被很容易地優化掉。
如果確實有真正的需要,要將一個類封閉起來以防止虛擬調用,那么可能首先應該問問為什么它們是虛擬的。我看見過一些例子,那些性能表現不佳的函數被設置為虛擬,沒有其他原因,僅僅是因為“我們習慣這么干”。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