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過程能力模型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e 國際標準化組織
QA: Quality Administer 質量管理
QC: Quality Control質量控制
CCB: Change Control Board 變更管理委員會
CM: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SEPG: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 軟件過程管理小組
SDP: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n 軟件開發計劃
CR: Change Require 變更需求
KPA: Key Practice Area 關鍵過程域
RM: Requirement Manager 需求管理
2 概述
我們都知道一個項目的主要內容是:成本、進度、質量;良好的項目管理就是綜合三方面的因素,平衡三方面的目標,最終依照目標完成任務。項目的這三個方面是相互制約和影響的,有時對這三方面的平衡策略甚至成為一個企業級的要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影響軟件項目進度、成本、質量的因素主要是 “人、過程、技術”。
在當今日益激烈的競爭社會中,客戶的滿意程度已經成為許多軟件機構生存和興旺發達的準則,軟件質量也被定義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為高質量的軟件產品。但是不科學,不合理的軟件開發過程;對軟件只重視開發不重視需求分析,設計,測試等種種弊端在許多軟件公司中仍舊存在,隨著軟件在我們生活中的日益普及,持續了二三十年的軟件危機變得更為突出,這些都已經嚴重影響軟件公司的生存和發展。
所以,建立一套比較規范的,適合于本公司軟件質量控制規范,對于軟件公司的生存已經到了至關重要的地步。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軟件工程產品和思想有國際標準組織的ISO-9000,卡納吉梅隆大學美國軟件工程研究所(SEI)制定的CMMI, Rational公司創建的RUP以及摩托羅拉公司提出的6SIGMA等。各標準化組織都建議企業應該結合本公司特點,以質量標準化方案作為指南,建立起一套適合于本公司的軟件質量控制是加強本企業軟件質量控制的關鍵所在。
附:軟件危機的種種表現:
Ø 需求變更頻繁,軟件公司陷于困境:據報告,全球所有的以取消結束的軟件項目90%都是需求得不到很好的管理,造成項目無限制的拖延,最終造成項目取消;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