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底到5月中旬的近一個月時間里,《信息周刊》記者與中國多家外包產業的優秀企業、企業領軍人物多次進行了關于中國外包競爭力的主題采訪,并與6家優秀外包企業的領軍人物進行了深入對話。幾乎是不約而同地,這些風格迥異的外包企業領軍人物都強調:中國外包業的好機會正在來臨,我們務必內外兼修,抓住機會,步入黃金時代。
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CISIS)和《信息周刊》聯合舉辦的2008年“中國IT外包競爭力調查”(China IT Outsourcing Service Provider Survey)揭示了同樣的結論。該調查于2008年1月15日~4月30日進行,旨在深入把握當前中國外包業的發展態勢和未來走向。
在目前的中國IT業,外包是個實實在在的“辛苦行當”。起步不早,利潤率有待于提高,規模急需擴大,有中國特色的外包之路尚有待于探索……
不過,這些都并不妨礙中國外包業迎來黃金時代!斑@3~5年是中國外包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創造出中國外包產業快速發展的環境!焙]x國際軟件公司(下稱海輝)的首席執行官(CEO)盧哲群對記者表示。國際數據公司(IDC)同時預測,2006~2011年中國外包產業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9.8%。
而北京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軟通動力)的董事長兼CEO劉天文則表示:“目前這3年不僅是軟通動力,整個中國的外包產業一定要拼上去,否則就會喪失機會!”
“軟通動力的目標是3年內員工數達到2萬人,年營業額超過5億美金,真正躋身世界級的外包企業! 2008年5月,說這番話的時候,劉天文身處風光秀麗的無錫太湖湖濱,身后,是軟通動力無錫基地的新樓——擁有簇新的全玻璃幕墻的辦公樓剛剛開始投入使用。不遠處,一棟更高的樓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中,那將會是軟通動力在無錫的另一辦公基地。
在軟通動力無錫基地啟用的同時,全球第一家商業化運營的“中國云計算中心”也在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正式運營。軟通動力無錫基地將承擔“中國云計算中心”的運營和維護工作。劉天文表示,這有利于軟通動力利用“云計算”的超級運算能力和“軟件即服務”(SaaS)的模式為無錫基地的業務開展奠定技術基礎。
盡管軟通創立尚不足7年,但到2007年末,員工數已經達到4,500人的規模,外包業務收入超過6,000萬美元。發展速度不可謂不快。
在中國外包業,這樣的發展速度,似乎已經成為領先企業的共同特征之一。根據CISIS和《信息周刊》聯合舉辦的2008年“中國IT外包競爭力調研”,2007年外包企業的平均年收入比2006年增長了23%,預計2008年外包企業平均年收入比2007年增長了19%(見表1)。而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軟)、大展集團(Achievo,下稱大展)、海輝、中國惠普有限公司(HP,下稱中國惠普)等本次采訪企業的年增長率差不多都能超過40%,有的甚至更高。
方發和,作為中國外包產業領頭羊東軟負責外包的副總裁,對東軟的發展如數家珍。2007年,東軟離岸外包的收入是1.46億美元(合人民幣大概9.8億元),集團主營業務收入為4.79億美元(約33.5億人民幣)。僅僅是離岸外包這塊,就占到了集團總業務收入的30%。而這1.46億美元中,來自日本外包的收入占到86%,來自歐美市場的收入占14%!2006年較之2005年,離岸外包業務收入增長51%;2007年相比2006年,收入增長為40%!狈桨l和介紹道。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