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評估與正式評估的區別:參照上期圖2,預評估(即迷你評估)主要的區別在從第六步之后的內容簡化成了一步:預評估結果展示。預評估通常作4天左右,檢查的樣本數據會比正式評估時少一些。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區別是:預評估時不評級,結果中不會提及當前組織的CMM成熟度級別的情況,但對于所有KPA下的目標,都會給出一個1-10分之間的分數。不同的分值代表的意思是:
▲1-3分:不滿足
▲4-6分:部分滿足
▲7分:基本滿足,但有少許不足
▲8分:滿足
▲9分:非常出色
▲10分:世界級的實踐,非常完美
如果所有被評的KPA的目標都是7分或8分的話,可以說正式評估的結果極有可能是比較樂觀的。但如果有目標還在3分或4分附近徘徊的話,那可能就需要再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努力改進,否則正式評估很有可能會得到失敗的結果。
Q: ISO 9000質量體系認證定期需要復審,CMM是否也是這樣?
A: ISO 9000質量體系認證一般每年都需要復審,但CMM是不需要的。因為CMM的評估主要目的是找出與被評估企業的軟件過程相關的問題,從而使該企業針對這些發現的問題進行企業內部的自發的改進。因此SEI強調CMM評估不是一種認證,SEI也從來沒有向任何一家組織發過這樣的證書。既然不是認證,就不必進行復審,無論評估的結果是好是壞。目前國內企業在評估之后得到的證書格式都不是統一和標準的,但SEI授權的主任評估師會在證書上簽字,并把評估結果發送到SEI的數據庫中。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