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CMM實施困難
Q:實施過程改進時,最容易忽略的問題是什么?
A:最容易忽略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CMM一直強調的持續的過程改進。
★ 在我看來,CMM 2級的6個關鍵過程區域的121條關鍵實踐其實在實施的時候并不是真正的難點。相對來說,真正的核心是建立過程改進的基礎,也就是說要讓企業中所有的相關人員能夠建立過程改進的意識,要能夠主動發現組織中的各種問題并且對其進行改進。如果真的能夠達到這個目標,到了正式評估的時候,即使在2級的關鍵實踐中有一些做得還不是很好,有經驗的主任評估師也會認為基本上達到了CMM 2級的要求。
★ 如果想達到CMM強調的過程改進的持續性,就必須要注意:在開始實施過程改進前,一定要以商業目標為基礎。也就是說,不要總想著我們只要過了CMM,就可以爭取市場上的更大的份額,就可以簽下更多的訂單;而應該廣泛的收集企業中所有人員關于改進軟件開發流程的建議和呼聲,高層經理根據這些改進的呼聲確定企業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通過過程改進能夠解決哪些問題,能夠幫助我們的企業實現什么樣的商業目標。絕大多數的企業可能會把商業目標確定在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客戶滿意度,減少客戶投訴
▲降低軟件開發成本
▲提高軟件開發進度,減少延期交付產品的情況
▲提升企業知名度,增加企業市場競爭力
可以看出,上述商業目標實際上是相互影響的,在實施過程改進開始的時候,不要把目標定得過高過大,只要把過程改進認真落實,并且保持著組織中對于過程改進的焦點和關注,經過一段時間后,勢必會在上述這些方面獲益。
★ 對于持續的過程改進,可以采取SEI推薦的IDEAL模型為參照。IDEAL是下列5個英文單詞的縮寫,代表著組成軟件過程改進周期的5個階段:
▲初始化 (Initiating)
▲診斷 (Diagnosing)
▲建立 (Establishing)
▲行動 (Acting)
▲擴充 (Leveraging)
詳細內容可參見左圖。
由圖可見,一般企業非常重視的評估工作,只不過是IDEAL模型中的診斷階段“評估當前實踐情況”所對應的內容。每次評估活動,其實是一輪過程改進較早期的活動,因此不少有經驗的主任評估師特別強調,如果你不打算繼續作過程改進,那你就不要做評估。因為CMM評估的目的就是幫助企業發現過程中的問題,并為新一輪的過程改進提供輸入,企業根據評估的結果以及主任評估師給出的建議制定相應的過程改進計劃,并且相應實施。因此,請不要過分看重CMM評估,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