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2 演示的是 “ 開發分析 ” 標簽項。針對開發過程,可以對漏測缺陷進行各種不同的分類。在本例中所示例的漏測缺陷被歸類為 “ 設計評審過程 ” 遺漏。這個例子演示了對產品的開發過程變更創建 “ 概念評審 ” 的過程。 “ 捕獲概率 ” 項用來評估變更實施后可能產生的效果,它能回答 “ 如果在開發過程中已經實施了該變更計劃,這個缺陷被捕獲到的可能性有多大? ” ,對此本文將在后面的 “ 測量 ” 小節進行詳細探討。這個表格還設計了變更計劃制訂的預期日期項和實施該變更計劃的預期日期項, Lotus Notes 系統會在該日期自動發送提示信息給變更計劃的受理者。

圖 -3
圖 -3 演示的是 “ 測試分析 ” 標簽項。在這里可以分析用戶報告的缺陷是否真的是漏測,換句話說,確定測試過程中是否真的存在漏洞或者該缺陷是否真的值得解決。這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用戶發現問題的環境是非常特殊的或生僻的,還有些缺陷解決起來代價很大,并且很難被發現,漏測分析組需要確定是否有必要針對該漏測缺陷進行測試過程改進。如果發現問題的用戶是非常重要的客戶,并且該用戶會經常使用該環境,那么即使發現問題的環境非常特殊,也需要改進測試環境,來盡量符合用戶的使用環境。在上面的例子中,缺陷被歸類到 “ 未執行的測試類型 ” ,該測試類型發生了漏測。在對數百個漏測缺陷進行統計分析后,如果發現 “ 未執行的測試類型 ” 比例很高,那么可能需要在整個開發過程中增加該類測試類型。這里 “ 捕獲概率 ” 項和上面小節描述的含義一樣。
? 測量
本節將給出關于測量的一些建議。首先,對于需要改進點,將給出能指導漏測分析組制訂合適的改進計劃的測量點;接下來,將給出一些評價漏測分析過程效果的方法。您可以采用其中部分或全部建議來建立自己的測量體系。
1 、測量驅動改進
將前面各分類數據和總數比較,得到各分類的比例。下面是一些例子:
圖 -4 顯示的是各代碼模塊(模塊 A - Z )漏測數占總的漏測數的比例。從該餅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超過 50 %的漏測來自于 B 、 C 、 D 、 E 四個模塊,這個測量結果可以幫助漏測分析組決定是否對這四個模塊的開發過程實施改進。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