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過去一年中,不管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在企業信息化建設方面表現出了強勁的需求。而從這種需求整體趨勢來看,外包已成為中國企業信息化的一個有效途徑。
雖然目前有資料表明,我國還有90%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等待開發,但十七大把信息化提升到“五化”之列,將進一步促進企業信息化的高速發展。而繼“十七大”后的第一年——08年將成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年。
企業信息化進入高速增長期
近幾年來我國企業信息化得到了快速發展。我國從國家層面上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小企業信息化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但不可否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整體水平還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企業特別是眾多中小企業用戶對信息技術系統的依賴仍然相對較弱。
國家資深家電業顧問、浙江大學科技咨詢中心專家顧問沈聞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尚處于成長階段,自身的資金實力、資源配套、人力資源都相對有限。同時,信息化的發展屬于舶來品,進入中國需要一個改良和接受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初步判斷,在08年及此后幾年,我國將會迎來信息化發展的高速增長期。
外包成信息化建設大趨勢
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自行建設還面臨諸多困難。首先企業要投入大量資金,購置相關配套工程設備;其次升級需要不斷地追加大量投資;再次要耗費人力資源,成立信息中心需要建立網絡維護部門,并配備相關人員等。所以對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來說,基礎網絡的外包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沈聞澗表示,外包能讓企業利用社會資源補充自身的短處。具體好處就是通過外包,可為企業提供持續穩定的支撐,使其迅速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為其減少資金、人力及管理上的投入。
如今的信息化商業環境,信息和信息技術成為生產力的強勁加速器,對于中小企業更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對市場的快速應變能力,部署信息設施和系統,實施企業信息化改造已經成為提高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在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外包是必然趨勢。外包真正意義是對于企業非核心事務的進一步壓縮,利用專業化分工,以更低的價格得到更為專業和靈活的網絡應用服務和網絡系統的維護服務,F在,網絡的發展非?,而網絡服務又非常專業,企業把網絡建設外包后可以專注于自己的業務。對于中小企業,特別是傳統產業的中小企業,由于企業規模限制,信息化基礎薄弱,信息技術人才相對短缺,采用外包的方式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可以說是明智的選擇。
2008年是關鍵年
信息化是工業化轉型的一種推動力量,與我國現行的工業化改造存在著相輔相承的關系。沈聞澗表示,在信息化的推動下,工業化改造周期將大大縮短,相關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水平也將得到顯著提升。對于企業而言,在信息化運用的手段和方法上將會出現多元化的勢頭。同時,對于信息化的運作也將出現系統化、集約化、可持續性投入,最終將推動我國眾多中小企業做強做精。
沈聞澗同時還表示,進入08年,在社會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分、整合社會各方資源為一種流行趨勢的背景下,信息化外包會獲得提升,我國企業信息化將發生變化。
首先,企業通過信息化手段帶來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會出現明顯的增長。其次,企業將會加大對信息化的投入和建設力度拉動我國電腦、寬帶等市場的增長,預期增幅將超過15%。最后,面對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和配套服務水平的提升,我國信息化的發展也將出現升級,市場層次會提到提升,一些附加值少、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和服務將遭淘汰,產業規模也將繼續擴大。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