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質量管理的含義和特點
含義 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簡稱TQM)是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
早期的質量管理僅限于質量檢驗,僅能對產品的質量實行事后把關,但質量并不是檢驗出來的,所以,質量檢驗并不能提高產品質量,只能剔除次品和廢品。 1924年提出休哈特理論,質量控制從檢驗階段發展到統計過程控制階段。休哈特認為,產品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生產制造出來的,質量控制的重點應放在制造階段,從而將質量控制從事后把關提前到制造階段。1961年費根堡姆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理論(TQM),將質量控制擴展到產品壽命循環的全過程,強調全體員工都參與質量控制。70年代,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田口質量理論,他認為,產品質量首先是設計出來的,其次才是制造出來的。因此,質量控制的重點應放在設計階段,從而將質量控制從制造階段進一步提前到設計階段。
特點 全面質量管理即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力求全面提高經濟效益。包括以下基本特點:
。1) 全員參加:意味著質量控制由少數質量管理人員擴展到企業的所有人員。
。2) 全過程:將質量控制從質量檢驗和統計質量控制擴展到整個產品壽命周期。
。3) 全面運用一切有效方法:是指應用一切可以運用的方法,而不僅僅是數理統計法。
。4) 全面控制質量因素:意味著把影響質量的人、機器設備、材料、工藝、檢測手段、環境等全部予以控制,以確保質量。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