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程也是到了最后才被“通知”升任神奇工場CEO的,那天下午他一直都在開內部例會。他甚至還沒反應過來,聯想便在當天晚上11點(6月1日)官方公布了那個重大的人事任命。
原來的移動業務集團總裁,在內部被認為是楊元慶天然“接班人”的劉軍離職,神奇工場原來的CEO陳旭東接替了劉軍的職位,身為副總裁的常程則自然而然地“補”了上去,“確實很意外。”
這件事沒有任何的征兆。5月27日,劉軍還在內部開了銷售大會,5月28日,在聯想的techworld上,他還意氣風發地發布了新的手機產品。有聯想內部人士透露,就在公布任命的當天下午,他的下屬還在為他準備匯報用的PPT。
經濟觀察報記者還恰巧在5月29日分別見了楊元慶和Lenovo手機全球銷售總經理張暉,楊元慶當時還提了好幾次劉軍領導的MBG(移動業務集團)會在今年有所突破,張暉也說他最近一直在跟劉軍商量粉絲群運營的事情。
然而任命一出,劉軍卻完全消失。除了發了一條感謝微博之外,記者通過各種方式都聯系不到他本人。整個聯想也都在急速地適應著這個變化,楊元慶親自陪同陳旭東去美國摩托羅拉總部交接各種工作,而常程也在6月8日緊急地召開了一次媒體發布會,他甚至還不十分了解神奇工場除去手機之外的另一個核心業務——物聯網,“我之前只負責手機,這幾天還在聽物聯網部門的同事匯報工作。”
聯想對于這次高管調整十分謹慎,并不愿過多回答相關的問題。只有楊元慶在此后的一次內部講話中提到了這件事:“我希望能給這個團隊,給這個業務帶來更多的變化。而這個變化要從頭開始,所以首先要從領導人開始,從調整一把手開始。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調整,給這個團隊注入更多的活力,讓變革來得更徹底,更到位,更猛烈些。”
楊元慶也間接地透露出了對劉軍任內的MBG的不滿:“我去年跟你們說了好幾次,要醒一醒,我甚至還說你們‘拿榔頭敲都敲不醒’,你們太慢了,在錯失機會。”到了去年底,手機業務已經能占到總營業額的25%,他當然無法忍受核心業務存在哪怕一丁點的不可控性。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不看好聯想的這次“換將”。“說白了,聯想的問題在于運營商定制機業務上太強大了,別說是劉軍,連楊元慶自己都下不了決心把這塊越來越不掙錢的業務的權重給降低,把更多的資源放在開放市場和電商上。但畢竟一下子少幾千萬部的出貨量,誰都不好交代。”一位不愿具名的某手機公司高管這樣說到。
他在去年離開了聯想MBG,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行業的一個變化:三大電信運營商應國資委的要求,必須在三年之內連續削減20%的營銷費用。這意味著運營商會大幅縮減在終端補貼上的投入。聯想那時穩居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前兩名,但這其中超過八成都來自于運營商定制機,特別是在中國移動那里一直是第一,在中國聯通也是前三名。“我預料到MBG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遇到大麻煩。”上述人士稱。在咨詢機構IDC發布的今年第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數據報告中,聯想出貨量下滑22.1%,排名第五位。
非電商>電商
楊元慶也在很多場合坦承MBG去年的感覺“不太對”,“在過去兩年里,業績都是跟預算有差距的,沒有達成目標,去年尤為低,造成士氣不高。”不過劉軍認為從去年下半年起,包括像樂檬這種更貼近年輕人的產品在不斷上市,已經讓他的團隊在向好的方向走。在4月28日的聯想誓師大會之后,他告訴本報記者,運營商定制機的出貨量比例已經從去年初的一半以上,降到了現在的四分之一,他認為這是一個合理的比例。
但不少聯想高管都曾私下里透露,他們在“去運營商化”上的決心還不夠大,更何況還有媒體質疑劉軍提供的這個數據過于“樂觀”。這個業務的確在前期給聯想帶來了足夠的市場規模,在2012年8月,聯想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頭一次位列國內第二,為13.1%;而就在一年前,它位居第十,市場份額僅有0.72%。楊元慶在去年的一次采訪中曾默認過他們早期的策略很有針對性,低價,與運營商保持良好的關系。在他看來,一個業務必須在有了一定規模之后,才有存在的合理性。
原文轉自:http://tech.sina.com.cn/i/2015-06-13/doc-ifxczqam87754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