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的測試過程是否按照公司預計的測試過程執行?
在測試實施階段,還需要了解測試人員是否按照公司要求在執行所有的測試活動,但是要在短時間內了解,手段只能是聽測試經理陳述他們的測試過程,再加以判斷。如果公司有SQA人員,工作就相對簡單了,只需要到配置管理庫中找到SQA的檢查報告,這些疑問就一目了然了。
3.測試結項期
在這個階段,主要的測試工作已經進行完畢,最終的發布版本也已經準備出來。測試經理開始書寫最終的測試報告,申請發貨。
作為測試的監控者,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評估軟件產品的質量,依據已有的數據評估測試工作是否做到位,產品是否可以發布。
在這個階段,應該如何進行監控,問些什么問題?
測試中發現的缺陷趨勢曲線是否處于收斂狀態?各個分模塊的缺陷趨勢曲線是否基本一致?
測試完成后,判斷產品是否能夠發貨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缺陷趨勢曲線處于收斂狀態,并且持續一段時間,表示系統處于穩定狀態,滿足發貨條件。
那為什么還要看各個分模塊的曲線是否一致?因為,有的系統比較龐大,有可能某一個局部的缺陷曲線還沒有處于收斂狀態,但是整個系統的缺陷趨勢圖已經把這個信息掩蓋掉了。所以,還需要分別看一下各個模塊的趨勢曲線,確保系統的每一個部分都處于穩定狀態,這樣發貨的風險才能降到最低。
是否有評判產品能否發貨的文字性材料?
發貨前,測試經理或者項目經理必須提交一份整個系統的整體質量說明,以文檔的形式證明整個系統質量穩定,達到用戶要求,可以發貨。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和客戶有關于質量的約定,還需加入,如:用戶簽字認可的驗收報告,用戶簽字認可的性能測試報告等。
是否召開了正式的最終評審會議?會議的參與評審人員是否有公司主管的高層?是否有用戶或者能體現用戶方意見的人員參與?所有的遺留問題是否都有了明確的解決方案,并且有相關的責任人負責問題的解決和跟蹤?
在發貨前,還需要召開正式的評審會議,而且會議必須有項目組以外,主管該項目的公司高層和能體現用戶方意見的人員參加。因為,一般系統中或多或少都會遺留一些缺陷,這些缺陷到底應該如何處理,會給公司和客戶帶來多大的麻煩,都應該在這個階段做一個評估,以決定該產品是否能夠發貨。
當一個問題確定遺留在系統中后,還需要對這個遺留問題有個明確的解決辦法,如:在升級版本中修改,建議用戶用以下方式繞過,或者干脆不再進行修改,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答復,而且還需要指派專門的人員跟蹤問題的解決情況,并進行報告。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