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T項目風險管理框架研究[2] 項目管理
關鍵字:
第二個就是規劃和架構的風險,我們每個企業實際上政府在做信息化的時候都在做規劃,五年規劃,三年規劃,我們的網絡建設規劃,應用規劃,但好多規劃實際上做的層面還是不夠具體的,還不夠標準化,操作起來還有許多誤區在里面,王仰富先生會給規劃這方面的內容,他講的是一種國際上比較流行操作的一種手段,怎么去進行規劃,而不是我們現在做的方式,這個問題我不展開講。
下面談項目管理風險,IT最終去實踐,如果規劃好了一個架構出來,如何去實踐就變成一個項目,項目周期很長, 比如去開發一個ERP軟件,這個項目需要很長時間,這個風險就非常大,這么長的一個軟件項目投資那么大,如果這個項目控制不好,風險非常大,這里面有幾個統計數字,就是在美國信息化這么發達的國家,他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我們國家呢,大家可能感受到這個就更不用說了,項目控制項目的審計,項目的監理,我們有一些有效的控制手段,但是這里面風險依然很大。
還有基礎設施的風險,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網絡是越來越復雜,補丁露洞越來越多,開發層度越來越深,但是風險越來越高。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系統越來越復雜,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信息化固有的風險。另外一方面我們對這個IT設施依賴性特別 強,我們是不可忍受的,有人做過統計銀行對IT的依賴最多不超過兩天,證券公司網絡停機不能超過半個小時,半個小時以上就是事故了。商企企業,實際上我們對他的依賴性是很強的,不能容忍任何的失誤,經濟發展的更新化越來越快,基礎設施上的風險依然在加大。
另一個風險是應用系統的風險,想到風險把目標放在安全上,實際上我們應用軟件應用系統在開發過程當中,充滿著風險,就是比如需求是不是清楚呀,我們現在開發出的軟件不是我們想要的 東西,因為經常是搞技術的人弄來一些人,在那做調研,軟件開發公司來公司做調查,弄很多人在開發軟件,搞軟件的人不太懂業務,懂業務的人不太弄技術,有很 大的脫節在里面,這只是一個風險。實際上還有一個風險就是我們在做軟件開發的時候,很少把安全的控制做在軟件的本身里面,舉個例子去年的時候發生在日本的 一個證券公司叫瑞穗證券,他是接受委脫人的指令操盤,進行證券買賣,結果他在接受指令的時候,操盤員敲錯了,本來應該是一股61萬日元一股,結果他敲反 了,造成很大的損失,幾分鐘證券公司損失了270億日元,相當于16億人民幣,大家都在說這個操盤員臭手,實際上我們作為風險管理人員審視這件事發現不是 那個人手臭,你去操作你可能某一天也會出錯,他實際上是一種控制的趨勢,特別在應用開發方面上,很顯然的錯誤沒有在業務方面加強控制在軟件上表現出來,這是一個巨大的缺陷,軟件開發商不會主動的去給你業務部門搞這個事,太麻煩了,如果你自己不提,但是我們業務部門又很少提這樣的風險上的要求,我們很多軟件 開發有這樣的趨勢在里面,除了供用需求以外,我們將來還需要功能需要,軟件開發功能需求加在一起做出軟件開發的需求。
還有就是 IT服務交互風險,我的IT有露洞了,補丁包該打的都打了,服務器又特別好,那也不能百分之百的說你的IT好,實際上對用戶來講他關注的是服務,不管你用的是什么數據庫還是什么的服務器,我們更多的關注的是這服務器性能好不好,一定要把IT的硬件軟件要變成一個服務,為客戶服務,這個理念也要在我們的IT 中體現出來。
信息安全風險這個大家都比較明白,我們現在這個安全這塊形勢越來越嚴峻,安全方這面比如講的病毒呀,黑客呀,我們與其斗爭了這么多年,出現了這么多的產品,發現越到后面我們越被動,越是到現在越是不知所措,安全形勢越來越嚴峻,以前的做木馬做病毒的人是為了炫耀自己, 現在做木馬做病毒的人是一個產業鏈,盜取別人的東西進行交易買賣,形成了黑色的產業鏈,這個就比較可怕,互聯網的風險越來越大,在你瀏覽網站的時候病毒悄 悄的就感染了你的系統,時時刻刻盯著你的電腦資料,所以安全的風險越來越嚴峻。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