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軟件測試經理來講,只需要對產品的質量負責。對于整個項目來講,項目經理作為項目組的最高領導自然要對項目整體的:成本、進度、質量負責;在這個團隊中,作為主管軟件測試工作的測試經理,需要協助項目經理只對質量負責,這樣才能客觀的對項目的質量做出評價。之所以說不用對其它兩項負責,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在做質量判斷的時候,不需要考慮成本和進度可能對質量造成的影響,具體的權衡工作由項目經理或者公司的高層來完成,測試經理只提供對軟件產品質量的客觀判斷。
既然測試經理只對質量負責,這就會衍生出來一個問題,測試經理對產品質量過于吹毛求疵,與開發人員造成對立,進而影響項目開發工作。如果這件事情發生了,有一個確切的信號已經傳遞了出來:測試人員和開發人員在溝通上存在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審視測試人員和開發人員的溝通技巧是否存在問題。其次,我們應該重新核對我們在項目開始時確定的質量目標,看看是測試人員人為拔高質量目標,提出超范圍的要求,還是開發人員人為降低質量目標,生產出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以此作為對質量標準實施誤差的一個判斷。
在項目中作為對產品質量檢驗的負責人——測試經理工作的好壞或者對產品質量的客觀評價,對公司的決策就會顯現的非常重要。
為了能有效的降低這種風險,管理上采用的一般方式就是監控,即由第三方人員對被監控方的工作進行客觀的評價。那誰是第三方人員?首先,這個人不在被監控的項目中負責具體的工作,其次,他代表公司或者所在部門,需要對項目的質量情況進行客觀的評價。
針對一個具體的組織結構模型,可能對測試工作有監控需求的部門有:軟件測試部門的主管,SQA人員或者其主管,技術或者開發部門的主管。他們的監控出于不同的目的,如:評估測試工作的有效性,了解具體項目的質量情況,了解開發的進度和效率等。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是:不參與項目組中具體的工作,并且需要在短時間內了解項目的實際情況,并且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但是,不在項目組中,對項目組的實際情況不是非常了解,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對項目的測試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對測試工作進行監控:
一般采用的手段是:問訊與查閱相結合,對關鍵點進行抽樣審核,并詢問不同的人員以進行核實。
具體的審查點和查閱項會在下面做詳細的闡述。在監控過程中,我們一般會經歷如下階段:
了解情況
發現問題
核實問題
評估影響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