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為本案例的用例圖,該圖形象地表示了各個對象和用例之間的關系。driver(司機)啟動是否進行ATP的操作,一旦啟動ATP超速防護系統,ATPdevice(ATP車載設備)就處于超速防護狀態,接受目標速度和實時運行速度,進行比較;如果司機按照允許速度操縱列車,速度監督設備不干預司機的正常操作。當司機違章操作或列車運行超過允許速度時,ATP車載設備將自動實施制動。其中,車載設備主要實現以下幾個功能:initialtrain(自檢并初始化車載設備),acquireactualspeed(獲得實際速度),acquireactualspeed(獲得列車實際運行的實時速度),acquirelmiitedspeed(獲得允許速度,即入口區段的列車速度),acquiregoalspeed(獲得出口區段的目標速度),protectspeed(對列車運行進行速度防護及監督),announceemergency(超速告警),braketrain(當發現列車超過允許速度,強行制動列車),司機要實現的功能是:brakebyhuman(人工制動)以及activitateATP(模式開關的選擇和司控開關狀態的采集)。
2.3.2 類的劃分和處理
由功能需求分析確定,利用面向對象設計思想,將各個部分用對象來描述,將具有一定屬性和操作的對象聚集成類的表現形式。從邏輯上看,一個對象是獨立存在的模塊,從外界來看,只需要了解它具有哪些功能,至于如何實現這些功能對外界都是屏蔽的。系統中的各個對象通過消息激活機制被動態聯系在一起,并可利用面向對象建模中類的繼承性,簡化類和對象的生成。如果不同的類有共同的屬性和方法,依據類的層次把這些共同性概括為總類。
圖3為本系統的對象模型圖。

北京地鐵1號線使用的控制方式是分級速度控制方式的出口檢查方式:在一個閉塞分區中,只按照一種允許速度判斷列車是否超速,并且要求司機在閉塞分區內將列車運行降低到目標速度,設備在閉塞分區出口檢查列車運行速度,這個過程主要通過ProtectSpee(防護速度)類來實現。列車的允許速度為該區段的入口速度,機車信號顯示器給出目標速度。本區段的目標速度就是下個閉塞分區的允許速度,各種速度的獲得是在SignalConditionIn(信號輸入)中實現的,另外還設立了DriverCommand(駕駛命令)類以及BrakeControlle(制動控制)類來完成ATP啟動列車制動的動作。各個類中的函數及其事件在這里就不再詳細描述。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