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三少”原則,是叫讀者學會利用數據庫設計技術進行系統的數據集成。數據集成的步驟是將文件系統集成
為應用數據庫,將應用數據庫集成為主題數據庫,將主題數據庫集成為全局綜合數據庫。集成的程度越高,數據
共享性就越強,信息孤島現象就越少,整個企業信息系統的全局E—R圖中實體的個數、主鍵的個數、屬性的個數
就會越少。
提倡“三少”原則的目的,是防止讀者利用打補丁技術,不斷地對數據庫進行增刪改,使企業數據庫變成了隨意
設計數據庫表的“垃圾堆”,或數據庫表的“大雜院”,最后造成數據庫中的基本表、代碼表、中間表、臨時表
雜亂無章,不計其數,導致企事業單位的信息系統無法維護而癱瘓。
“三多”原則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該原則是“打補丁方法”設計數據庫的歪理學說!叭佟痹瓌t是少而精的
原則,它要求有較高的數據庫設計技巧與藝術,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因為該原則是杜絕用“打補丁方法”
設計數據庫的理論依據。
14. 提高數據庫運行效率的辦法
在給定的系統硬件和系統軟件條件下,提高數據庫系統的運行效率的辦法是:
(1) 在數據庫物理設計時,降低范式,增加冗余, 少用觸發器, 多用存儲過程。
(2) 當計算非常復雜、而且記錄條數非常巨大時(例如一千萬條),復雜計算要先在數據庫外面,以文件系統方
式用C++語言計算處理完成之后,最后才入庫追加到表中去。這是電信計費系統設計的經驗。
(3) 發現某個表的記錄太多,例如超過一千萬條,則要對該表進行水平分割。水平分割的做法是,以該表主鍵
PK的某個值為界線,將該表的記錄水平分割為兩個表。若發現某個表的字段太多,例如超過八十個,則
垂直分割該表,將原來的一個表分解為兩個表。
(4) 對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進行系統優化,即優化各種系統參數,如緩沖區個數。
(5) 在使用面向數據的SQL語言進行程序設計時,盡量采取優化算法。
總之,要提高數據庫的運行效率,必須從數據庫系統級優化、數據庫設計級優化、程序實現級優化,這三
個層次上同時下功夫。
上述十四個技巧,是許多人在大量的數據庫分析與設計實踐中,逐步總結出來的。對于這些經驗的運用,讀者
不能生幫硬套,死記硬背,而要消化理解,實事求是,靈活掌握。并逐步做到:在應用中發展,在發展中應用。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