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基本表、代碼表、中間表不同,視圖是一種虛表,它依賴數據源的實表而存在。視圖是供程序員使用數據庫的
一個窗口,是基表數據綜合的一種形式, 是數據處理的一種方法,是用戶數據保密的一種手段。為了進行復雜處理、
提高運算速度和節省存儲空間, 視圖的定義深度一般不得超過三層。 若三層視圖仍不夠用, 則應在視圖上定義臨時表,
在臨時表上再定義視圖。這樣反復交迭定義, 視圖的深度就不受限制了。
對于某些與國家政治、經濟、技術、軍事和安全利益有關的信息系統,視圖的作用更加重要。這些系統的基本表完
成物理設計之后,立即在基本表上建立第一層視圖,這層視圖的個數和結構,與基本表的個數和結構是完全相同。
并且規定,所有的程序員,一律只準在視圖上操作。只有數據庫管理員,帶著多個人員共同掌握的“安全鑰匙”,
才能直接在基本表上操作。請讀者想想:這是為什么?
11. 中間表、報表和臨時表
中間表是存放統計數據的表,它是為數據倉庫、輸出報表或查詢結果而設計的,有時它沒有主鍵與外鍵(數據倉
庫除外)。臨時表是程序員個人設計的,存放臨時記錄,為個人所用;砗椭虚g表由DBA維護,臨時表由程序員
自己用程序自動維護。
12. 完整性約束表現在三個方面
域的完整性:用Check來實現約束,在數據庫設計工具中,對字段的取值范圍進行定義時,有一個Check按鈕,通
過它定義字段的值城。
參照完整性:用PK、FK、表級觸發器來實現。
用戶定義完整性:它是一些業務規則,用存儲過程和觸發器來實現。
13. 防止數據庫設計打補丁的方法是“三少原則”
(1) 一個數據庫中表的個數越少越好。只有表的個數少了,才能說明系統的E--R圖少而精,去掉了重復的多余的
實體,形成了對客觀世界的高度抽象,進行了系統的數據集成,防止了打補丁式的設計;
(2) 一個表中組合主鍵的字段個數越少越好。因為主鍵的作用,一是建主鍵索引,二是做為子表的外鍵,所以組
合主鍵的字段個數少了,不僅節省了運行時間,而且節省了索引存儲空間;
(3) 一個表中的字段個數越少越好。只有字段的個數少了,才能說明在系統中不存在數據重復,且很少有數據冗
余,更重要的是督促讀者學會“列變行”,這樣就防止了將子表中的字段拉入到主表中去,在主表中留下許
多空余的字段。所謂“列變行”,就是將主表中的一部分內容拉出去,另外單獨建一個子表。這個方法很簡
單,有的人就是不習慣、不采納、不執行。
數據庫設計的實用原則是:在數據冗余和處理速度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叭佟笔且粋整體概念,綜合觀點,
不能孤立某一個原則。該原則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叭唷痹瓌t肯定是錯誤的。試想:若覆蓋系統同樣的功
能,一百個實體(共一千個屬性) 的E--R圖,肯定比二百個實體(共二千個屬性) 的E--R圖,要好得多。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