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是一個過程,它的中心任務就是發現系統中的缺陷。對于每一個測試過程.從系統調試和可接受性的方面來說,發現缺陷是晟為關鍵的部分。盡管所有人都承認預防缺陷總比發現和改正它們要好,但現實是我們現在還無法生產無缺陷的系統。在系統開發過程中,測試是個基本要素,它有助于提高系統的品質。
測試的最終目標是提供經常性的好建議,告訴組織該如何處理系統缺陷。提出建議的前提是發現和系統需求相關的缺陷(不管是明顯的缺陷還是隱含的可能性),測試本身并不能直接提高系統的品質,而是通過發現系統缺陷,對組織的相關風險提出深入建議。這使得管理者能做出更好的決定。調配資源來提高系統性能。
為達到這些測試目標,每一個測試過程都包含這些項目:制定計劃,列出測試清單和執行測試用例。有一個普遍規律:不可能發現所有的缺陷,也決不會有足夠的時間(或者人力和財力)來測試每一件事情。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資源,必須做出選擇。因為所有測試過程都有一些共同的東西,所以能夠定義一些基本的、通用的結構化測試步驟,以組織一個可控的測試過程。
關于測試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一支圓珠筆。
假設某公司計劃生產圓珠筆,他們將其中的一支交給我們的測試人員,要求測試。這支圓珠筆就被稱為測試對象,測試者可以澳4試圓珠筆的許多方面。比如:它能用正確的顏色、合理的線寬寫字嗎?筆上面的標志是否符合公司的標準?咬嚼它是否是安全的(是否含有毒物質)?在100 000次按壓之后,它的按壓裝置是否還起作用?在汽車碾過它之后,是否還能寫々等等。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測試者需要獲得這支筆的預期信息,而“適合寫字”這一信息,是決定測試哪些項目和結果是否可以接受的基礎,這可以稱為測試基礎。
測試圓珠筆的墨水或其他部分是否有毒,需要高昂的設備和專家費用.測試100000次的按壓需要許多時間。在這些測試中,真的需要測試者投入這么多財力和精力嗎?測試者將這些問題和相關人員進行研究,比如主管和圓珠筆的潛在用戶,他們將決定測試的最重要部分以及該測試到何種深度.最后的結果就稱為測試策略。
當測試者按照測試策略進行測試時,他可能會發現缺陷,這意味著圓珠筆沒有按照期望的目標工作,依據缺陷的嚴重程度以及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測試者會估算出筆的質量,也會提供如何處理的建議。
為執行測試,測試者除了一支筆之外,還需要測試有毒化學物質的設備。一定的基礎設施是必需的。測試還需要其他有特定知識和技能的人,比如化學設備操作員,因此必須有合適的組織。
圖1 i表明了在測試過程中,上面提到的這些因素是如何與測試過程交互的。測試過程定義了必需的項目和在生命周期中如何組織它們。對復雜的項目來說,需要設計特定的技術,以便幫助完成測試任務。圖il測試過程的通用元素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