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軟件測試的那只無形的手[3] 軟件測試
非常簡單的性能測試。
在實驗室中另一個讓我感到驚奇的是實驗室中沒有用于測試射頻驅動程序性能的任何設備,而就在這個實驗室的另外兩個架子上卻擺滿了用于測試另一個模塊的性能測試系統。這在驅動程序的測試實踐中實在是不多見的。很難想象,一個驅動程序沒有自動化的性能測試系統對其進行測試。
對于這個問題,美國同事的解釋是:的確沒有自動化的性能測試系統,但是性能測試在每個milestone結束時會由測試小組中的一名測試開發工程師手動完成。如此處理的主要原因是,從以往的測試數據看來,驅動程序不是其所在的功能調用棧中的性能瓶頸,并且射頻驅動程序的性能明顯比瓶頸的性能高很多。所以在沒有很大的結構變動的情況下,性能通常不會成為嚴重影響程序質量的因素,所以性能測試就如此簡單了。當然,如果射頻驅動程序是整個功能調用棧的性能瓶頸的話,結果就會大不相同了。
很明顯,簡化性能測試的真正原因是對非瓶頸模塊的性能測試和優化不會對功能調用棧整體的性能產生貢獻,當然這樣的投入也幾乎不會有大的商業價值的產出,所以,簡化性能測試并維持一個最基本的性能測試便是最佳的選擇。
其實,從更高的角度觀察,整個軟件產業都是商業性的,所以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軟件測試也必然帶有商業性,但這恰恰是不容易發現的。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