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改進是很多軟工資料中反復提到的.期望一下子就達到CMM的目標對大多公司來說都不現實,但有些基本的管理方法還是可以在短期內見到效果的。
例如會議制度、考勤制度、項目資源統一管理、配置管理、測試管理等,下面分別進行說明:
會議制度并非屬于軟件工程的范圍,但卻是很基本的公司管理制度之一,如果這一點都貫徹的不好,很難想象能將知識體系龐大的軟件工程進行實施.一個項目小組,一般要一周內有一個固定的例會,總結一周的工作并計劃下一周的工作,會議前指定一個主持者和一個記錄者,作會議記錄的時間成本比較小,只需要注意把會議形成的結論記錄下來就可以了.另外每周也應不定時的召開一些會議, 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來定。會議記錄的格式有很多可參考,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來做,只要保證記錄了關鍵內容就夠了.
考勤制度對于高科技公司來說尤為重要,軟件公司里員工大多是年輕人,更有不少剛走出校門,年輕人的特點是在項目緊的時候加班加點都不在乎,但平時也會有懶散的情況,如遲到、早退等,在一些剛起步的軟件公司來說,頻繁加班也成了很多軟件工程師工作散漫的借口。
這一點長遠來看是不利的。應該盡量減少加班,但平時的考勤制度一定要嚴格執行,不能因為某個人、某個小組前段時間加班頻繁或工作辛苦為由而放松考勤.具體的辦法有很多,內部網就是很好的一種方式.
在一個項目小組中,即使人數很少,也應該盡量有所分工,例如讓某個人在承擔Coding,Design等任務的同時傾向于Testing工作,某個人則負責配置管理,組長要負責對文件的統一管理,文擋的格式規范最好由一個人把關,文擋的具體內容由各成員來寫,做分工的好處是避免每個人似乎什么都做,但卻什么都不精通,可能出現每個人都寫文擋,但格式都不相同的情況,如果要求每個人都寫格式相同的文擋往往有不少困難,不如讓一個人來保證文擋的格式,一般要保證文擋在每一周里都能同步更新.
配置管理是CMM中比較能看到效果而且實施難度小的Issue,一般用SourceSafe,CVS等工具就能滿足要求,如果用Microsoft的IDE,一般就用 SourceSafe,如果是Jbuilder或linux下的開發環境,就用CVS.但要注意一旦選定了一個工具就不要輕易放棄,要逐漸了解使用工具的技巧.
測試管理的實施也要求先要對測試的重要性和一般的理論有一定了解,這方面的資料一大把,無非就是測試的分類、步驟等等,而且大多也會用很重的筆墨證明測試有多么重要云云,其實測試的重要性根本不需要多說,大家都已經認識到了。了解了理論后,同樣是找一些工具,例如OpenSource 的bugzillar就是很好的bug管理工具,只是配置的時候要搞清Apache,perl等一堆東西,還要考慮漢化等等.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