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度量的研究,無論如何不是一塊未曾開墾的處女地。Chidamber 等曾提出一套面向對象度量,其中包括一些度量規模的方法,他們都是很好地根據度量理論創立的[4]。Lorenz發布了一張11個“構思度量”的表,其中有些能很好適用于規模度量[16]。其他一些學者在收集軟件開發工作不同的度量尺度時做出了貢獻。Henderson-Sellers收集形成了一個這些方法的全部名單[2]。由于以前每種方法都是致力于面向對象軟件的規模的一個度量尺度,這些方法沒有一個能單獨用作一個很好的規模預測器。Whitmire提出了3-D功能點[19],這是一種擴展的功能點方法,度量軟件項目的數據、控制和功能。然而3-D功能點采用的是傳統的功能點思想處理遇到的問題,他可以度量所有3個尺度,但只能完成在類的水平。這就使得3-D功能點能作為一個完整的軟件生產力分析的方法,但不可能用作工作量預測。
表1列出了一些比較流行的適合于面向對象軟件度量方法和他們可以度量系統特征方面。
度量方法
適用的度量方面
用例/情節腳本數(Number of use cases/scenario scripts)
規模
每類加權方法(Weighted Methods per Class (WMC))
規模,復雜性
每類方法(Methods per Class)
規模
子類數(Number of Children (NOC))
規模,復雜性
繼承樹深度(Depth in Inheritance Tree (DIT))
規模,復雜性
方法大小(Method Size(LOC))
規模
3-D 功能點(3-D Function Points)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