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確定傳統的度量方法缺少準確估計軟件規模的三維中的兩維,下一步的就是確定一種能合并所有三維的度量方法或者度量方法集合。預測性對象點,本文的主題,綜合了最近文獻中出現的幾種度量面向對象的軟件的方法。他們是所有關于軟件系統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的度量方法。這些方法度量項目面向的最重要方面~開發的類,類的方法和類的方法對系統其他部分的作用。他們也聯合度量擬定類結構的廣度和深度。包含在POPs計算的度量方法有:
頂層類數(Number of Top Level Classes TLC )
每類的加權平均方法數(Average Number of Weighted Methods per Class WMC)
平均繼承樹深度(Average Depth of Inheritance Tree DIT )
平均每基類的子類數(Average Number of Children per Base Class NOC)
下面接著是描述上面的每一種度量并介紹他們在POPs 度量方法中為什么重要。
頂層類數 (TLC)
這個度量是計算類圖中根部的類的多少,其他所有的類都是繼承他們。因為POPs計算帶有預測目的,所以能分析系統的頂層信息非常重要。頂層類數和NOC、DIT能提供估計面向對象系統廣度和深度的計算基礎。這就添加了通過繼承重用的度量維到POPs計算。
每類的加權平均方法數(WMC)
這是每類的方法平均數,每個方法要通過根據方法的類別,方法影響的屬性數和方法提供給系統的服務數確定的復雜性不同進行加權。這是POPs 計算的核心。調查顯示在決定面向對象度量方法對規模估計適合性方面有兩個沖突的思想學派(記住,這個規模要聯系工作量和生產力)一個是不同的對象總數(the total number of distinct objects)計算[10], [11]。另外一個用每對象類平均加權的方法數(WMC) [4], [12], [9], [16]。雖然對象數被稱為一種工作量估計的好方法,但我偏好于WMC是由于以下幾方面原因:
方法與行為相聯系
早在分析時知道系統擬定的行為,它使得更加容易在軟件生命周期早期階段進行可信的規模估計。
WMC計算方法加強了計算過程的嚴密性。在POPs計算,每類的加權平均方法數體現了系統的功能和對象間通信。
平均繼承樹深度(DIT)
每個類要不被稱為根類要不被稱為派生類。那些不像根類那樣,沒有地方繼承的類都是派生類。DIT對于一個類來說意味著它在繼承樹中的深度,也就是從根類到這個類的長度(層的數字),在圖2中,類C的DIT是3,因為在根類A和類C 之間有三層。平均DIT和TLC、 NOC一起用來確定通過繼承的重用度和整個系統的規模。

圖2 繼承樹例子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