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I功能點(Mark II Function Points),
全面功能點(Full Function Points)。
在第三章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評價上面的功能規模度量方法:
對不同功能業務領域的適用性,
滲透程度和實踐背景,
工具支持情況,
試驗和驗證,
標準化情況,
確認。
接著,本文會給出在某種特定情況采用哪種方法的建議。
因為討論功能規模度量的共性問題非常重要,本文將在第四章討論以下問題:
自動操作,
客觀性/可靠性,
可兌換性,
加權因子值的意義,
重用的包含,
新技術問題
可能的度量工作產品
既然功能規模度量方面不斷地連續變化,我們在第五章說明一些可供選擇地最近發布的方法:
預言性的對象點(Predictive Object Points),
組件重用方法(Component Reuse Method),
構造點(Construction Points)。
2.功能規模度量方法概述
自從工程方法和原理應用到軟件開發過程,功能規模度量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圖1表示軟件規模度量的一般過程。如圖所示,軟件規模度量有兩個基本階段。映射階段是應用概念和定義來代表軟件,評價階段是根據特定的規則和過程計算/度量萃取的元素。

Fetcke做了功能規模度量一般結構提議結果的更進一步的調查研究[21]。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