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4個影響因素為基礎計算的加權因子值對上面計算值進行調整[11]。
特性
功能點方法是針對MIS系統開發的。雖然有些對其他軟件領域(實時,面向對象)的案例研究,但始終存在這種方法是否滿足這些軟件領域的要求的討論。本文有關這種軟件規模度量方法的評論在下面的評價和共性問題討論進行。
現今意義
功能點分析是一種應用最廣的功能規模度量技術。IFPUG功能點已經變為準標準。
推薦讀物: 文獻[11], [12]
2.7 Mark II 功能點
開發者/機構 日期
Charles Symons, 1988 現行版本: 1.3.1, 1998
基本輸入/模型
依照Symons ,Mark II功能點目標是:
與IFPUG比較,Mark II功能點減少對文件處理的主觀性;
確保整個系統整體度量和部分計算的總和的結果一致,
比交給用戶的功能,更多關注需要生產的功能的工作量 [14]。
基本輸入/模型
如圖4所示,Mark II 方法度量以下事物類別,他們要被一些因素加權:
輸入( input),
處理過程(processing),
輸出(output)。
計算值通過可選的19個影響因素(其中14個和IFPUG一樣,另外再加5個)加權[13]。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