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軟件缺陷預防技術吧,其實什么是缺陷預防,就是說能把缺陷消滅在萌芽狀態,就是能在缺陷還沒產生出來就已經被扼殺了,這也是軟件測試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一般的軟件測試屬于后來彌補型,產生Bug之后再來修改,但是Bug發現越晚,修改掉花的代價就越大,所以軟件缺陷預防技術就是項目生命周期的早期消滅Bug。
一般常用的缺陷預防有幾個階段,需求階段,設計階段,編碼階段。
第一,在需求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需求驗證。一般驗證的幾個大項是,功能是否完整,是否考慮性能,有沒有模糊需求,有沒有考慮安全性,有沒有冗余和錯誤的需求,需求是不是過于苛刻,需求是不是矛盾等方面。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列出需求檢查表,并進一步執行需求/測試 矩陣。
第二,設計階段,這個階段主要通過技術評審測試邏輯設計。常用比較規范的作法是建立過程/數據矩陣,也就是CRUD矩陣,把過程影射到實體,把整個程序的數據的生命周期(建立,更新,讀取,刪除)反映出來。
第三,編碼階段,這個階段預防措施主要有統一編碼規范,代碼評審,單元測試。統一代碼規范一般是開發經理統一要求,代碼評審則是互相評審或者開發leader進行評審,最后最重要的則是單元測試,就是一般說的白盒測試。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