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分步驟實施目標
1.建立一套獨特的過程改進體系,使其滿足CMMI-L3級的要求,為向4,5級的過渡打基礎 2.完善項目開發維護的流程規范,提升項目管理水平,提高開發生產力和質量,降低開發成本 3.建立組織的過程資產庫和知識體系。好的開發方法,技術,過程,文檔,代碼在組織內部得到有效的復用,提升開發質量和生產率。同時通過知識的共享和學習不斷提高員工的技能,從而提升公司的知識管理水平。 4.建立一套有效自學型的培訓體系,通過培訓幫助開發人員掌握提高質量,提高生產率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5.建立一套以績效為核心的質量管理及監控體系 6.建立持續改進的過程機制 1.在交付之后找到并修復一個軟件問題的成本比在設計的前期階段找到并修復成本高100倍
2.你最多可以將軟件進度壓縮25% 3.在開發中每花掉1美元,就得在維護中花費2美元 4.軟件開發和維護成本主要是源代碼行的函數 5.人與人的不同導致了軟件生產率的巨大差異 6.總體上軟件和硬件成本的比例仍然在上升 7.只有15%的的軟件開發工作是用于編碼的 8.隨著軟件系統規模的增大,其成本成倍的增長,呈現1:3:9的關系,這是軟件產業的非規模經濟現象。 9.走查可以發現60%的錯誤 10.20%的貢獻者作出了80%的貢獻 關于軟件生產率的歷史經驗
1.一個組織中最優秀和最后進的人相比,其生產率比值是10:1 2.最優秀的和平均水平的人相比,比例是2.5:1 3.前一半和后一半相比,其生產率的比例大約是2:1 4.從同一個組織來的兩個人,其生產率大致相同 過程的三要素
1.實施各種任務的標準,規程和方法 2.有知識,有技能和有經驗的人 3.方法,技術,工具和設備 軟件生產中的COCOMO經濟模型
1.工作量=(人員技能)(環境)(質量)(規模過程) 2.軟件過程以指數的形式影響軟件的成本 3.軟件開發的規模越大,過程質量產生的影響越大 過程改進的關鍵
1.高級管理者的承諾 2.對于重要問題,組織上達成一致 3.所有人都相信改進是可能的,并且言行一致 4.面向行動的改進框架 成立EPG組
1.EPG組由過程專家組成。但過程專家可以兼職 2.EPG成員至少在每一個軟件領域都有代表 3.EPG成員至少要有三年軟件開發經驗 4.EPG成員除了專職成員外還要有項目經理的代表 5.EPG一般由6-8人組成比較合適 過程元素的要素
1.所要求的規程,實踐,方法和技術 2.適用的過程標準和產品標準 3.實施過程的職責 4.所要求的工具和資源 5.入口準則和出口準則 6.輸入和輸出的工作產品定義 7.需要采集的產品和過程數據 CMMI實施中強調的幾點 1.凡事由計劃,按計劃辦事情 2.事事由規程,人走了以后做事情仍然能夠重復 3.注重評審和驗證。關鍵的工作產品必須經過正式評審 4.要求對發現的問題,必須跟蹤道結束 5.通過QA保證過程得到遵守和不斷改進 6.注意數據的采集和度量 |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