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博客
    • 軟件測試視頻
    • 開源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論壇
    • 軟件測試沙龍
    • 軟件測試資料下載
    • 軟件測試雜志
    • 軟件測試人才招聘
      暫時沒有公告

    字號: | 推薦給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外包:受益還是受控?

    發布: 2008-2-28 11:01 | 作者: 三人行 | 來源: 不詳 | 查看: 52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領測軟件測試網 點評人

      AMT企業資源管理研究中心咨詢顧問 葛星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戴定一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信息化總監 洪玫

      案例背景

      M是一家快遞公司,業務面非常廣泛。它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多個城市都有分公司和營業網點。隨著快遞業務的發展,業務種類不斷增多,已經運行將近10年的信息管理系統明顯落后,不能適應將來的業務需求。

      另一方面,有些分公司甚至開發了獨立的信息管理系統。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各個分公司的個性化業務和管理需求,卻造成了公司內部的信息孤島問題。信息流動只是局限于某些系統,給業務流程帶來不良影響。

      與此同時,國內外大型快遞公司如UPS、DHL、EMS等投資力度也在迅速加大,尤其是信息技術不斷更新,M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為了讓公司能更好的發展下去,經過反復論證和調查研究,M決定重新研發新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這個系統必須能夠滿足快遞公司在未來10年的發展需要。

      這是個龐大的項目,M公司決定采取招投標的方式,選取最優秀的公司承擔系統建設。因此,他們制定了詳細的招標書,對工程質量、工程進度、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先后有多家公司競相投標。評標專家根據M公司的標準,對投標企業的資質、工程經驗和業績、軟件和硬件系統架構以及價格、功能響應時間、設計理念、售后服務等都進行了仔細評估。

      評估結果是A公司的力量最雄厚。A公司不僅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而且技術和服務都是一流的,但是它的價格也是最貴的。其他公司雖然在系統架構設計、市場經驗等方面稍微差一些,但是價格也便宜一些。

      最重要的是,A公司提供的是“外包”服務。這意味著它雖然幫忙M公司建設信息管理系統,但只是租賃給M公司使用,A公司收取服務費用。如果采取外包,相當于A公司完全掌握了這家快遞公司的IT命脈。

      選不選A公司?外包會不會喪失主導權?M公司的領導左右為難。

      協商式外包

      文/AMT企業資源管理研究中心咨詢顧問 葛星

      尋找一家能夠滿足公司所有需要的供應商,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M公司可以選擇具有優勢互補的多家外包供應商,通過供應商之間的協作促進公司IT建設。

      M公司當前在IT外包方面的困惑,與1993年的英國石油公司BP非常相似:一方面,高級管理者不希望依賴單一的供應商來滿足公司對IT的全部需求,因為這樣做將使IT部門受到價格上漲、不良服務和被他人掌控的影響;另一方面,高級管理者不想將IT業務分割成零散的部分,再有選擇地全部或者部分外包這些業務。

      最后,BP公司找到一種好辦法,即讓外包供應商之間進行協作,牢牢掌握IT外包的主動權。BP公司選擇外包供應商的做法值得M公司借鑒。

      外包應以業務需求為導向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M公司并沒有透徹地分析自己的IT需求。M公司在IT外包抉擇的過程中,最關注的問題是新的系統必須能夠滿足M公司在未來10年的發展需要。而百安居(B&Q)是自己開發運行系統之后,經過三年摸索,對軟件了如指掌、對于自己缺少什么非常明確之后,才將自己的應用管理軟件系統外包給了IBM的。

      M公司對于IT管理和IT驅動型業務應用,特別是IT戰略、系統規劃、系統分析和項目管理也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A公司提供的是“外包”服務,這意味著A公司雖然幫助M公司建設信息管理系統,但只是租賃給M公司使用,A公司收取服務費用。如果在這種業務需求和目標下,選擇A公司提供的“外包”服務是草率的,M公司也必然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因此,在選擇IT外包方式過程中,M公司一定要對整個信息化建設項目充分了解,其中包括項目需求、實現方法和預期經濟利益的來源,這樣才能決定要“外包什么”。

      評估供應商的“協作精神”

      BP的CIO Cross考察潛在的供應商過程中,他并沒有把傳統外包的“回應時間、平均調試時間以及安裝時間”等作為關注的焦點,而是把供應商的“協作精神”作為考察的重中之重,牢牢掌握外包的主動權。這一點值得M公司好好學習。

      在案例中,“評標專家對投標企業的資質、工程經驗和業績、軟件和硬件系統架構以及價格、功能響應時間、設計理念、售后服務等都進行了仔細評估”,“評估結果是A公司的力量最雄厚”!癆公司不僅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而且技術和服務都是一流的,但是它的價格也是最貴的!

      這樣的評估結果對于“將IT外包托付給A公司一家供應商” 而言可能是有道理的,但這是一種“見樹不見林”的做法,M公司也將因此承擔巨大的IT建設風險,比如失去IT外包的主動權等。

      多個供應商“優勢互補”

      當“M公司制定了詳細的招標書,對工程質量、工程進度、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后,先后有多家公司競相投標,也請了專家來評估,得到了“A公司的力量最雄厚”的結果,卻讓公司領導陷入“選不選A公司”的困境。

      如果要把整個IT部門的功能外包,公司是可以選擇不同的IT服務供應商來完成的。雖然選擇A公司惟一一家IT服務供應商,會節省很多管理費用。但是,正如案例中的M公司那樣,尋找一家能夠滿足公司所有需要的供應商,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M公司可以通過“選擇具有優勢互補的多家外包供應商”,通過多家供應商之間的協作來共同促進M公司IT建設。

      但是,要讓多個IT服務供應商之間協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M公司需要廣泛了解供應商的經驗、外包方案、技術能力以及成本管理和提高效率的策略。同時了解供應商的企業文化、商業策略、人力資源、服務宗旨和質量創新方面的內容,以及公司的運營狀況、決策過程和靈活程度(即供應商在合作伙伴方面的相關政策),并以此確定IT外包怎么包。比如軟件、硬件可以分開外包,或者是IT的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等方面分開外包,以實現服務供應商之間的優勢互補。

      掌控外包主動權

      要掌握外包主動權,IT部門角色的轉變非常重要:由IT建設部門轉變為業務優化部門。當年BP旗下的英國石油勘探有限公司,完成了IT業務由多供應商承擔的整體外包,繼而成功地使原有IT部門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了改善公司的整體業務上。

      同樣,M公司也可以由供應商組成合作聯盟,提出能滿足M公司要求的方案,并將外包供應商相互之間的協作納入所提供的外包解決方案中,將M公司與IT服務供應商之間的博弈,轉換為多個IT服務供應商之間的博弈,而M公司要做的就是監督項目的進展和檢查項目的效果。

      外包要三思而后行

      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戴定一

      即使像DHL、UPS、FEDEX和TNT這四大國際物流龍頭企業,也都有各自的外包部分,如DHL的許多干線運輸是利用其他航空公司的班機。但是由于信息系統是快遞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都不會外包。

      M公司現在遇到的并不是一個IT領域的特殊問題,而是在所有行業經常困擾決策者的一個問題:如何決定某項業務是自營還是外包?

      風險和收益需要評估

      通常情況下,自營的效率低一些,但可控性高,所以風險小一些;外包效率高,但是有主動權失控的風險。所以決策者面臨的,是在效率和可控性之間選擇,從而使得企業的綜合效益最大化。

      從方法論上看,此類問題屬于運籌學研究的范圍,求解的思路是比較成熟的:如果決策是非此即彼的,即要么外包,要么自營,只能選擇一種,那么就通過比較兩種方案的綜合效益來決策;如果決策允許外包與自營相結合,那么可以通過不同比例的結合來比較它們的效益,從中選擇最好的結合比例。

      但是實際中的決策并不那么清晰、簡單。問題在于外包和自營的效益(或風險)是不可比的,或者說兩者的可比性是通過決策者人為確定的。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選擇,實際上是反映了他們對自營的效率/風險與外包的效率/風險的主觀判斷。

      從理論上講,任何一項業務是自營還是外包,并沒有一成不變的答案,或者說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問題。有意義的是,如何分析自營和外包的收益和成本(風險),建立兩者之間的可比性。

      外包風險可以避免

      由于效益可以通過一些量化的概念來比較,所以實踐中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對于風險的估計,以及由此帶來成本的難以把握。

      相比較自主運營而言,IT外包的風險不太容易預測,至少包括兩類風險。一類是顯性的,例如外包的信息系統出現故障,差錯,安全漏洞等造成主營業務受到重大影響。

      另一類是隱性的,例如M公司所擔心的那樣,公司商業機密失竊,被出賣了還拿不出證據來索賠。

      前者可以通過協議來規定補償的辦法,以降低風險;后者一般是選擇規模大、信譽好的合作伙伴,因為此類企業通常不會為了蠅頭小利去冒信譽的風險。

      此外,外包雙方還可以通過互相參股等方式,來協調合作雙方共同的利益?傊灰軌蚍治銮宄䥺栴}所在,解決的方法還是很多的。

      吸取行業經驗

      最后還要指出一點,自營還是外包往往并不是單個企業的問題,會具有普遍性,如某些地區或行業對于某些業務的外包可能已有標準。

      這是因為外包就是社會專業化分工的必然趨勢。其發展規律是:專業化分工的深化程度會穩定在效益等于交易成本的均衡點上。如果交易成本(包括風險)小,專業化分工就會細化,外包也就會更加普遍。

      因此當M公司決定信息系統是否外包時,還要考慮是否有成功的案例,規范的制度、標準。如果有的話,你將享用制度的效率;如果沒有,你將承擔制度建設的責任,即你與合作商簽訂的協議只有具備普遍適用性時才能存續下去。

      說到物流快遞行業,即使像DHL、UPS、FEDEX和TNT這四大國際龍頭企業,也都有各自的外包部分。例如DHL的許多干線運輸是利用其他航空公司的班機,自有的貨機極少。這四家企業目前在我國境內的區域配送,還是大部分委托國內公司來完成的。但是由于信息系統是快遞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都不會外包。

      M公司不適合外包

      文/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信息化總監 洪玫

      基于M公司內部業務與技術脫節的現狀,我們不建議直接采用外包方式。因為外包的選擇,將不利于M公司內部協調與持續改善能力的培養,反而造成內部技術力量的日趨薄弱,約束業務的發展。

      案例中M公司目前所面臨的問題,表面上看是決定是否“外包”,實質上涉足到業務與技術兩個層面的三個問題:一是如何完善和提高業務管理問題;二是選擇什么樣的手段滿足業務管理的需要;三是未來的業務系統的持續改善和穩定運行關鍵點是什么。

      M公司屬于服務行業,核心競爭點是營業網絡的完善和效率。其業務特點決定了核心能力的培養,一方面取決于公司對業務的定位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取決于現行管理手段的效率。

      而M公司現行的管理系統,在使用過程中,不僅沒有能夠跟隨業務的變化進行持續的改善,而且還造成了多個公司的業務孤島。管理手段與業務需求之間不僅沒有相互適應,甚至出現了相互阻礙,最終降低了管理效率。

      根據現狀的簡單分析,我們可以初步判斷M公司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個是業務與技術之間存在嚴重脫節,也就是俗稱的“兩張皮”現象;另一個是M公司沒有建立起信息系統持續改善的運行管理機制。

      因此,建議M公司先完成兩個方面的思考,再回答是否需要外包的問題。一是客觀定義技術與業務之間的關系,判斷外包是否有利于培養內部的持續改善能力;二是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培養合理利用外包資源的能力,為將來業務外包做好準備。

      消除“兩張皮”現象

      既然營業網絡的完善和效率提高是快遞業競爭的關鍵要素,M公司需要明晰現在和未來與競爭對手相比,或與自己的目標相比,差距是什么,哪些是依靠系統可以解決的,哪些是需要依靠管理體系來解決的。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需要建立起業務與技術實現之間的橋梁。

      只有明確了哪些業務問題是需要依靠技術解決的,并建立了相關體系,將業務需求及時地反饋到技術環節,最終才能滿足業務需求。

      而檢驗技術成果的重要一步,是對業務的支持力度是否達到了需求提出時的標準。

      這樣一套從業務到技術,再從技術到業務的完整循環,既能夠建立起業務與技術之間的有效集成,徹底消除脫節現象帶來的技術對業務的阻礙,又可以客觀定位技術對業務改善和業務效率提升的作用。

      如果M公司目前并沒有建立這樣的體系,筆者建議暫時調整項目的節奏。首先理清業務與技術的關系,準確定位技術的作用,使項目目標更清晰;在項目啟動后,將建立業務與技術聯動體系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從根本上解決技術與業務脫節的問題。

      基于M公司內部業務與技術脫節的現狀,我們不建議直接采用外包方式。因為外包的選擇,將更加不利于對M公司內部協調與持續改善能力的培養,相反會造成內部技術力量的日趨薄弱,最終更加約束業務的發展。

      避免將核心業務外包

      由于外包業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專業化分工程度的精細,符合現代企業在保持核心競爭力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運營成本的需求,因此,各種業務內容的外包開始被中國企業所接受。

      判斷業務是否能夠外包的前提有兩個:一個是該部分業務對企業整體績效影響的重要程度;另一個是企業是否有能力控制和合理利用外包資源。

      對于M公司而言,當營業網絡和主體業務運行在未來的信息系統之上時,該部分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對企業來說生死攸關。而系統運行的數據積累,直接影響到M公司的未來業務決策。

      考慮到目前M公司還處于內部業務與技術應用的磨合階段,我們建議M公司考慮將部分外圍業務選擇外包,而不是將整體解決方案實施外包。

      整體解決方案外包,不利于M公司自身協調能力與業務能力的提升。在內部缺乏業務與技術有效整合的經驗的時候,選擇外包業務,結果可能是兩個,一個是由于業務與技術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很難發揮出外包方的技術優勢;另一種結果是M公司被外包方的解決方案同化,缺乏自己的管理特點,長期下去對核心能力的培養會帶來非常大的損害。

      因此,我們建議企業在選擇外包業務的時候,即使具有一定條件,也應該從外部業務的外包開始,而避免直接將核心業務外包。

      外包并不等于企業可以將承擔外包業務的公司視同自己的一個部門。企業仍然需要有對應部門對外包部分的業務進行管理,承擔該部分業務的運行情況分析、結果反饋和方案調整工作。而外包業務承接公司主要是相關事務性工作的處理。

      因此,如果企業內部尚未建立起數據分析、業務管理的體系和相關資源配備,企業內部也缺乏這部分管理經驗,那么即使將業務外包,也難以體現出外包后帶來的經營效率優勢,更難以發掘外包方的服務潛力。

      所以,我們建議M公司在本次的項目推進過程中,要有目的和有步驟地培養業務管理隊伍和建立業務管理體系,為將來業務外包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TAG: 外包


    關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 領測軟件測試網合作伙伴 | 廣告服務 | 投稿指南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領測軟件測試網)|領測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北京理工科技大廈1402室 京ICP備10010545號-5
    技術支持和業務聯系:info@testage.com.cn 電話:010-51297073

    軟件測試 | 領測國際ISTQBISTQB官網TMMiTMMi認證國際軟件測試工程師認證領測軟件測試網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