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軟件外包;外包管理
企業的核心業務與核心競爭力
在1990年5月至6月的 HBR雜志上,Prahalad和HaMel發表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文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這一概念。他們認為核心競爭力是企業中特別是關于如何協同不同生產技能及整合多種技術的集合知識,它是溝通、包容以及對跨越組織邊界工作的高度承諾。
此后,人們對這一概念有多方面的擴展、理解和界定。 Mever和Utterback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的研究開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是在產品族創新的基礎上,把產品推向市場的能力。Lenard-Barton則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使企業獨具特色并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知識體系。
關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更通俗的解釋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競爭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個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獲得穩定超額利潤的競爭力,是將技能資產和運作機制有機融合的企業自組織能力,是企業推行內部管理性戰略和外部交易性戰略的結果。
如果上面這些解釋仍然讓你不能確定什么是核心競爭力的話,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家制造汽車動力的公司,其用于固定設備的螺栓的制造就不屬于他的核心競爭力,而那些節約燃油、延長使用壽命的設計則屬于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因為該公司生產的動力耗油低、使用壽命長而贏得客戶的芳心。而一家專門從事汽車緊固件的公司則以他們生產的螺栓誤差小,耐磨損而成為汽車動力生產廠商的首要采購單位。因此對于不同的企業,他們的核心競爭力的理解并不是完全相同,相同的是他們因為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能夠在市場上站住腳步。
那么什么是核心業務呢?核心競爭力依托于核心業務,為企業創造核心競爭力的那部分業務就是核心業務。任何一個企業如果其核心業務保證不了,整個企業就將亂作一團,如果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調整好的話,則可能會讓整個企業倒閉。
核心競爭力在軟件企業的作用比其他行業更加顯得重要,軟件開發是一種完全的智力活動,其成果只需要一張光盤或者是一個U盤就可以裝下并帶走,更多的時候核技術是算法,如模式識別類的軟件系統。一旦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就會給自己帶了無窮的競爭力,這比那種地毯式的廣告效應要好很多倍。只要市場有需求,而只有你能夠提供這種技術,那么你就是市場的王者。這就是為什么那些大公司花上幾千萬的資金去收購那些只有“幾條槍”的小公司的理由,因為這些公司掌握著核心技術,如果并購進來馬上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軟件企業的成本控制與軟件外包
一個企業要生存,那么他的收入一定要大于支出,如果在收入不能夠增加的情況下,要增加盈利就只能夠選擇減少開支,軟件企業如何減少開支呢?
人力資源成本是軟件企業最大的成本,要減少人力資源的開支有兩種方法,一是提高員工的生產率,二是降低員工的工資。但是這兩者卻是矛盾的,要提高生產率必然要雇傭優秀的員工,自然會提高工資成本,那么降低員工的工資則會讓優秀員工流失,最終造成生產率的下降,那么有沒有一種用較低的工資雇傭優秀員工的方法呢?有,那就是外包。
軟件外包其實就是軟件公司利用地球上不同國家地區的工資差異而賺取企業利潤的一種方法。不同的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國家也不盡相同。如我國的內地和沿海的工資待遇和消費水平相差就很大,如果合理的利用這個差異將能夠為企業降低不少的人員成本。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