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夏天風險投資最熱衷的板塊,現在討論這個問題也許還為時過早——但人們越來越看到了潛力。流入軟件外包企業的風險資本數字,今年迄今已經接近1億美元。
7月24日,大連的海輝軟件(國際)集團公司宣布完成第二輪融資,以Granite Global為首的七家風險投資商,共向其提供了3000萬美元資金。同期,北京的文思創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也完成了第二輪融資,他們從聯想投資、集富和紅杉資本獲得了3000萬美元。此外,廈門的東南融通從美國老虎基金獲得2000萬美元,浪潮投資則從日本的金融機構獲得500萬美元。
中訊軟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0299)2004年成功上市,聯想投資的2400萬港元,僅一年間即獲得超過六倍的回報。這是此輪風險投資熱企圖仿效的目標。不過,中國軟件外包行業兩年間發生了劇變:其時企業還多在大連,以對日本的軟件外包為主;令新一輪風險投資備感驚喜的是“北京崛起”,對歐美企業的軟件外包市場——這是最重要的市場——正在急劇增長。
為什么是中國
林興俊是海輝軟件此輪融資的重要聯絡人。2004年5月,這位曾在波士頓咨詢公司工作過的馬來西亞人決定加盟海輝擔任副總裁時,海輝還只是一家500多人的大連企業。
海輝以做對日軟件外包起家,至今,對日業務仍是大頭。軟件外包能夠在大連高速發展,與大連同日本在地理和文化上的接近有關。當日本由于工資太高而需要外包軟件時,大連很自然成為一個選擇。
日本點燃了中國軟件外包市場的第一把火。聯想投資執行董事李家慶說,對日本的外包市場很特殊,市場空間相當大,與印度并不構成競爭。但直到現在,對日的外包依然處于發展的初期。盡管中國是對日本市場的老大,也只占了1%到2%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只有幾十億元人民幣。
從海輝引入的七家風險投資商,也可看出海輝對日本市場的重視——Granite、集富、IFC、英特爾、三菱、住友、德豐杰中,集富、三菱和住友有日本背景。
日本的軟件外包市場雖然很大,但日本方面習慣于層層分包,通常到了中國企業手里,已經是第三第四手,技術含量較低。集富董事周政寧說,“與歐美企業不同,日本不會把所有東西給中國,一個活兒寧愿發給十家去做!
大連之外,另一個正在崛起的軟件外包重鎮是北京。在北京西郊中關村軟件園的七街,有“軟件外包一條街”之稱。文思、北京博彥科技集團、浪潮、軟通動力等軟件外包企業即坐落于此,他們主要從事對歐美市場的軟件外包業務。
文思的第一個項目是1995年為IBM工作。迄今11年間,文思成為IBM在中國最大的軟件供應商! 1997年、2001年,微軟和仁(PeopleSoft)也先后成為文思的客戶,主要做軟件的本地化業務。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